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崔彥偉 黃一燕 包文昊
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和騰起的塵煙,在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南路上,一座將近7米寬的違建房被推倒了,一條坦途煥然出現,連接起村灣南北兩側的道路,實現周邊交通微循環,徹底解決了附近多個小區近萬居民的日常出行擁堵問題。
野芷湖南路(野芷湖西路—梧桐路)地處洪山區獅子山街道,歷史自然形成的村灣將道路一分為二。兩側道路雖可勉強雙向通行,但較為狹窄,且沒有任何配套的交通安全設施。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該道路附近新建多個住宅小區,日常車流量激增,尤其是早晚高峰時段,交通擁堵,通行緩慢,加之該路段停車困難,違停現象時有發生,周邊群眾普遍反映出行困難。
為回應廣大群眾的訴求和期待,給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洪山區交通大隊負責人高度重視,組織秩序部門多次對野芷湖南路進行踏勘調研,按照“區域交通暢通、兼顧停車需求”的總體目標,提出對該路段實施改造以提升通行效率,并提交區政府研究。該方案得到了區政府的大力支持。11月24日,交通大隊會同轄區建設、城管、園林、水務、街道(社區)等部門現場集體辦公,對野芷湖南路部分違建房屋進行拆除,打通南北兩側的連接通道,形成交通微循環。同時,大隊在道路沿線增設相關禁令和指示標志,重新施劃導向箭頭、網格線、停車泊位線等標線,讓駕駛人有了清晰明確的指示。
“以前開車走門口這條路,最怕對面來車,路太窄,半天會不過車,從小區到路口距離雖不長,因會車空間過于狹窄,有時候一堵就是十幾分鐘。現在變成單行循環道,開車舒心多了!”提起野芷湖南路的變化,家住保利心語社區三期的韓先生十分激動。
“自實行單向循環通行以來,野芷湖南路的交通秩序明顯好轉,群眾反響良好。”洪山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張明介紹,下一步,將通過社區、居委會以及現場疏導等途徑和方式加強宣傳,引導周邊居民盡快適應這一交通組織方案,并加強在該區域的執法力度,確保周邊群眾出行安全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