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胡雯潔、通訊員李偉)清點貨物、拆包、登記、裝車、簽字蓋章……近日,全省多地進行冬春救助物資調撥,到處是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只為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據了解,冬春救助是我國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的重要舉措。11月23日,湖北省2021至2022年受災困難群眾冬春生活救助物資發(fā)放工作正式啟動,15萬件省級救災衣下?lián)堋kS后,各地接力發(fā)放。
咸寧市應急管理局在救助物資發(fā)放前制定救助物資分配方案,摸清受災困難群眾的數量和受災程度,并安排專人發(fā)放,做到資源整合,統(tǒng)籌兼顧,分配合理,做到發(fā)放公平、公開、有序。目前,咸寧市應急管理局已向各縣市區(qū)下?lián)苊薇?600床、棉衣6000件、毛毯1000床,下一步,將采取入戶形式對發(fā)放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確保受災群眾能溫暖過冬、平安過年。
棗陽市應急管理局心系受災群眾,為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迅速趕赴襄陽市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拉回救災物資,發(fā)放至18個鎮(zhèn)(辦、區(qū)),并深入受災群眾家中,做好災情摸排調查,充分掌握受災情況,公平、公正地按需發(fā)放,并做好登記、簽收流程,確保將這批救災物資及時發(fā)放到受災群眾手里,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每戶受災群眾家中。12月6日,棗陽市應急管理局向各鎮(zhèn)(辦、區(qū))集中發(fā)放省、襄陽市下?lián)艿拿薇弧⒚抟隆⒚薮笠碌?870件救災物資,用于幫助受災困難群眾解決過冬御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