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肖杰、陳玨、周穎)“原來土地種又沒有外頭去打工賺得多,不種這么好的田地又浪費了,現在流轉給合作社,有專業人士種年年還有租金得,挺好的。”12月8日清晨,麻城市鼓樓街道楓樹村村民熊明月正在蔬菜種植基地勞作,一臉笑意地說道。
鼓樓街道楓樹村蔬菜種植基地一景。通訊員 供圖
長期以來,農村耕地閑置拋荒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如何喚醒“沉睡”的土地資產、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是擺在基層黨委面前的“必考題”。鼓樓街道成立領導小組,設置工作專班,以特色蔬菜產業為抓手,按照500元/畝/年標準給村民發租金,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實現了閑置土地規模化流轉、集約化經營。
“農戶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統一經營,既避免了土地荒廢,又能每年收到土地租金,省時省力就能實現穩定增收。”楓樹村村干部梅建堂說道,“蔬菜種植基地的發展也給村民帶來了工作崗位,使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具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村民在楓樹村蔬菜種植基地勞作。通訊員 供圖
同時,該村還積極推動務工就業掙薪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菊花芽示范種植基地劃分黨員示范責任區19個,各機關事業單位302名黨員和農村在家有能力128名黨員全部參與到產業發展志愿服務中。帶動臨時性、季節性就業農民200余人次,讓無法外出務工的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市場主體和農戶雙贏。
此外,該村暢通銷售渠道,出售蔬菜收現金。推動兩河青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市場主體簽訂協議,按照每個大棚蔬菜提成1500元的標準給付現金,建成后實現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