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長江中游城市群技術經紀人大賽亮絕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吳敏
“我們幫助這項成果申請了4項國際專利、46項中國發明專利,轉化成的產品即將大面積使用。”
12月10日,“萬方杯”首屆長江中游城市群技術經紀人大賽總決賽上,4號選手安紅高的路演展示讓人驚嘆。從事成果轉化工作23年的他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轉化華中師范大學楊光富教授團隊的成果“三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用了整整10年,產品“喹草酮”是第一款專門針對高粱地的除草劑農藥品種,一次施藥可以作用于生長全周期,為高粱產業和白酒等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此次大賽由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務聯盟主辦。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等機構的7位技術經紀人(團隊)從42名參賽選手(團隊)中脫穎而出,晉級決賽。大賽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近16萬人次參與投票。
“轉化難點在哪?”“專利保護應該怎么做?”決賽現場,行業資深專家擔任評委、特約觀察員,采取“路演展示+專家點評+選手答辯+專業觀眾投票”的形式,從服務業績、服務質量和服務方向三個方面對選手進行綜合評定。
“合作中,由一個技術難題引申出了企業新的技術問題。”5號選手馮俊蓮是武漢君成匯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她以幫助武漢日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與毛新平院士合作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為例,從企業難題提出,到與高校對接、確定合作對象、項目達成意向,再到后續跟蹤服務,再次挖掘企業技術需求等步驟,講述成果轉化服務的關鍵之處。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的中級技術經紀人尚威以“乳腺超聲CT高價值專利培育及轉化”為例,介紹團隊基于高價值專利培育的技術轉化精準服務機制。據介紹,該成果轉化金額超800萬元,預期將完成對超聲斷層成像關鍵技術的專利包圍,成為在乳腺超聲成像領域國際領先者,為解決乳癌早期篩查與診斷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
“做成果轉化最難是堅持。”安紅高說,10年中,為成果申請專利,全國各地尋找企業來轉化,遇到過各種困難,但從未想過放棄。
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章新平說,技術經紀人作為推動成果轉化、科技創新的關鍵,是國家科技創新人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科技成果產業化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隨著技術要素市場的發展,技術經紀人已從簡單的消除信息不對稱變為以整體解決方案促企業降低成本、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變量”,在我省科技強省建設及區域協同發展中,作用越發凸顯。
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武漢君成匯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的馮俊蓮最終問鼎,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技術經紀人大賽的首位冠軍;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尚威、武漢科技大學陳俊(團隊)獲得二等獎;華中師范大學安紅高(團隊)、武漢眾創卓越咨詢饒為娜、湖北卓坦科技楊濤、武漢輔創科技杜詩(團隊)獲得三等獎。近210萬人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