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州市公安局自全省公安機關“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風”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靶向整治保平安,有力維護了隨州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全警反詐,守牢百姓“錢袋子”
近期隨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位居全省前列。隨州市公安局找準這一“窟窿”,把民生警務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值班執勤以外的所有民警輔警全部下沉到所有村(社區),帶動網格員、下沉社區黨員和社區干部,集中持續開展“掃樓行動”、“敲門行動”,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凡是自稱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要求開辦網上銀行、匯款轉賬、核查賬戶的,都是詐騙行為,千萬不要上當受騙,發現疑似詐騙的電話,隨時打我的電話咨詢。”11月29日19時許,民警程昆身著警服,胸掛工作牌,手里拿著反詐宣傳單,下沉到包聯的吳家老灣社區開展“敲門行動”,給群眾宣傳反電詐知識。
“像程昆這樣開展反電詐宣傳的,隨州公安機關每天有 3800余名民輔警。”隨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白天大多數居民家中無人,就利用晚上6:30分至8:30分“不擾民”的時間,挨門逐戶宣傳,切實守牢百姓的“錢袋子”。
為提升反電詐工作質效,隨州市公安局建立“警民微信群”7500余個,覆蓋全市所有村(社區)420余萬人次,每日在微信群推送典型案件、預警通報、防范知識和《反詐大講堂》網絡直播小視頻,增強群眾識別、防范電詐“免疫力”。自11月25日開展集中上門行動以來,截至目前,民警輔警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起,打擊處理涉詐違法犯罪人員65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50萬余元。
護校安園,當好學校“守門人”
針對近兩年的實際情況,為封堵校園安全管理窟窿,該局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大經費保障和投入,實現校園封閉管理、校園視頻監控和一鍵報警與公安機關聯網、專職保安和“護學崗”“四個100%”,構建全方位學校安防體系。
同時,隨州市公安局推行“一校一警”護學模式,落實民警駐校包保責任制,開展“護校安園”、“防范校園欺凌和暴力”等專項行動;在上下學高峰時段設置護學崗,加強交通疏導和秩序維護,排查整治學校門前路段及接送學生的車輛安全隱患,確保學校及周邊道路安全暢通,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此外,駐校民警指導學校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力度,督促學校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學校安全防范體系,深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帶領學校安保人員在校內和校園周邊開展巡邏防控,排查整改各類治安隱患。12月6日,駐校民警在巡邏中發現某中學平房內有幾十桶酒精,房屋無門鎖、無防盜網窗,存在安全隱患。民警現場督導學校將酒精全部轉移到安全倉庫,指定專人保管。
鐵腕整治,擰緊平安“總開關”
隨州市公安局緊盯“槍、爆、刀”等槍爆物品,落實“一線堵、二線查、區域控”措施,嚴格各環節安全監管,完善系統平臺建設,加大收繳、整治力度,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共收繳非法64手槍1支、氣槍5支,64式手槍子彈79發、54式手槍子彈98發、獵槍子彈57發,槍模11個,氣槍內槍管8支、外槍管2支。
治安風險隱患就是最大的“窟窿”。 隨州市公安局緊盯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行業,開展集中清查、全面排查、督導檢查等行動,突出隱患排查整改,有效防范涉爆案事件發生。檢查涉爆單位9家,整改民爆物品安全隱患20余處,全市未發生涉民爆物品案事件。
在此基礎上,隨州市公安局嚴格落實散裝汽油購銷實名登記制度,認真查驗和登記購買人或經辦人的單位、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購買數量及用途等,確保人證一致,登記信息準確,監督使用用途。11月17日,隨縣公安局均川派出所在240國道設卡檢查中,發現肖某駕駛小貨車無許可證運輸散裝汽油上路行駛,依法對肖某給予行政拘留,消除了一重大安全隱患。
(湖北日報通訊員 常軍、劉智明、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