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12月10日,極目新聞接到爆料稱,廣西崇左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崇左幼專”)千余名畢業生莫名被開了銀行電子賬戶,有人名下的賬戶多達10余個,這些賬戶的開戶行均為中國農業銀行崇左江州支行。被開賬戶的學生表示,自己從未到該銀行網點辦理過開電子賬戶服務,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
對此,學校財務處工作人員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學校此前并不知情,也未向銀行提供過學生信息。銀行一名工作人員則回復極目新聞記者,不排除有學生此前曾到網點辦理或在手機上有過相關操作,具體情況還需核實。
12月10日晚,崇左幼專發布聲明,稱學校沒有通過任何渠道泄露學生的身份信息。
學生:莫名“被開賬戶”
12月7日,崇左幼專2020屆畢業生的群聊中,一名學生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你們的銀行卡名下有沒有多出很多銀行卡?”
群里不少2020屆的學生檢查發現,賬戶中確實多出了不少Ⅱ、Ⅲ類電子賬戶,開戶網點均為中國農業銀行崇左江州支行。而該支行此前曾與崇左幼專有過合作。
甄女士被開辦的卡,均在6月24日辦理
甄女士是崇左幼專2020屆的畢業生。她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己的賬戶中多出了共計7個的Ⅱ、Ⅲ類電子賬戶,辦理時間均為今年6月24日,恰好在2020屆學生6月30日畢業的前夕。
另一位“被開賬戶”的賈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該銀行的Ⅱ、Ⅲ類賬戶也是在同一時間被辦理的,都是電子賬戶,沒有實體卡。銀行客服告訴她,銷戶需要本人到開戶網點辦理,但她本人現在不在崇左,所以無法銷戶。
以上兩位受訪者所持實體農行卡的開戶行均非該支行,且本人都對“被辦電子賬戶”之事毫不知情。甄女士表示,還有同學反映,此前自己并未辦理過實體農行卡,如今名下卻出現了一張在該支行開戶的Ⅰ類銀行卡,賬戶內同樣存在多個Ⅱ、Ⅲ類電子賬戶。
《Ⅱ、Ⅲ類電子賬戶說明》
接到情況反映后,學校老師在群聊內回復稱,學校已組織會議,正在跟進解決此事,并在群內上傳了一份疑似由銀行發布的《Ⅱ、Ⅲ類電子賬戶說明》。
“被開卡”學生名單
文件對“學生使用Ⅱ、Ⅲ類電子賬戶體驗不佳事宜”作出說明,稱Ⅱ、Ⅲ類電子賬戶不影響個人資金安全和個人征信,也不影響柜面業務及網絡金融業務的辦理。之后,銀行將為“被開賬戶”的學生提供專人指導服務,“一對一”對接處理賬戶問題。
“被開卡”學生名單
此外,銀行還提供了一份對接名單。名單顯示,“被開賬戶”的有1457人,均為崇左幼專學生。
學校:從未泄露學生信息
甄女士對記者表示,學生們不滿的原因并非“使用體驗不佳”,而是銀行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擅自給她們開賬戶。同時,銀行是如何得知她們的賬戶信息的?學校是否存在信息泄露行為?也需要得到解釋。
12月10日,記者致電崇左幼專財務處。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已經就此事與銀行領導進行了多次交涉,將配合銀行做好協調和后續處理。
該工作人員稱,學校從未向銀行提供過學生信息名單,在學生反映情況之前,學校對此事也毫不知情。且早在2019年,學校和該銀行的業務合作已經結束,現在合作的是另一家銀行。
至于為什么銀行能夠掌握學生的賬戶信息?該工作人員表示,銀行方面在交涉時稱增設Ⅱ、Ⅲ類賬戶的前提是學生本來已經在該行開了Ⅰ類卡。在2020屆學生入學時,該支行的工作人員曾上門提供辦卡服務,或有學生在當時辦了卡。在學生開設Ⅰ類卡時,銀行已經掌握了學生的信息。不過,工作人員也強調,當時的上門辦卡為自愿業務,學校并未強制學生辦過銀行卡。
但據甄女士和其他學生回憶,20屆學生入學當年涉事銀行并未到學生上門辦卡,也沒有在校內擺攤。甄女士自己的卡就不是入學時在校內辦理的,而是大三時自行在校外辦理的。
崇左幼專聲明
12月10日晚,崇左幼專發布聲明,稱學校沒有通過任何渠道泄露學生的身份信息,沒有代理學生開設銀行賬戶或辦理一類、二類、三類卡賬戶的業務。
銀行:原因需核查
12月10日,記者多次撥打中國農業銀行崇左江州支行及其上級分行的電話,均未接通。之后,記者輾轉聯系上一位正在處理學生賬戶問題的該支行工作人員。他表示,目前已經與“被開賬戶”的同學取得聯系,后續處理方案還需等待領導指示。銀行將結合學生的訴求,為他們提供銷戶或其他服務。
為何銀行能夠在學生不知情情況下為其開戶?該工作人員表示,現暫不能確定開賬戶業務并非學生本人辦理。不排除學生曾在網點或在手機上操作成功卻忘記了,這個需要進一步核查清楚。
關于學校是否曾向銀行提供學生信息名單,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并不清楚,需要進一步核查。
記者進一步提出與該行領導對話,該工作人員婉拒后結束了通話。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與該行負責人取得聯系。
12月9日,有學生到當地派出所報警,警方稱若確實涉及信息泄露,會立案處理。派出所將研究是否立案。
(文中均為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