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葉文波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中燦
近兩天,順豐速運武漢唐家墩營業部熱鬧非凡。因為這里的快遞小哥張裕,救人后成了“大明星”。他出身農村,參軍退伍后進入企業,之后南下創業,最終返回湖北老家,一次偶然的機會穿上了快遞制服。從起初的不自在,到漸漸適應和喜歡。
11日,極目新聞記者在與他專訪時發現,張裕救人的義舉背后,也有著一些必然。
1
談部隊
軍旅生涯培養了我的正義感
極目新聞:大家都說您身手不錯,您也提過自己曾在武警某部服役。
張裕:我父親當過兵,我從小耳濡目染,覺得身為男子漢,參軍是很光榮的事。高一那年我16歲,學習成績不算優異,但血氣方剛的年紀讓我憧憬能參軍,于是報名并在2001年底入伍,2003年底退伍。
極目新聞:在部隊服役這兩年,您收獲大嗎?和此次救人有關聯嗎?
張裕:我是在江西南昌的武警某部服役,部隊平時很注重思想政治學習,訓練也比較多,我也參加過各類執勤保衛任務。軍旅生涯磨練了我的意志力,給了我強健的體魄。我訓練過徒手攀爬的技能,所以我看到3樓發生火災時,參軍的這段經歷也給了我信心。當時我的腦子里第一個信號是“一定要去救”,第二個信號則是“樓層不高,我爬得上去”。
極目新聞:徒手攀爬的技能,這次正好用上了,看來軍旅生涯對您影響很大。
張裕:對。對一個價值觀正在建立的年輕人來說,部隊培養了我的正義感和責任感。而且,在部隊待過的人都比較踏實耿直,我和戰友的關系就跟親兄弟一樣。
2
談職業
在任何崗位都可以干出彩
極目新聞:從部隊退役后,您去干什么了?
張裕:輾轉幾地。我先去了上海,在一家企業上班,當時在公司市場部門從事行政崗位,工作比較穩定,干久了有點積蓄,還準備在上海貸款買房,但想著還是有點壓力,最終就沒買。我還是挺懷念在上海的那段時光。
極目新聞:后來怎么又離開上海了?為何想著回湖北?
張裕:我帶著老婆和孩子,跟戰友合伙在廣東中山開了一家餐飲店,但沒做幾年,因為經營不善虧了錢。后來孩子大了要讀書,加上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我就回湖北了。
極目新聞:您是怎么來到順豐的,為什么選擇當快遞小哥呢?
張裕: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吧。我和老婆租住在漢口唐家墩,有次在附近散步,正好路過順豐武漢唐家墩營業部,門口停著一輛快遞貨車,車身上貼著一張招聘快遞員的公告。我走進去問“這個崗位能拿多少錢”,里面一個小哥告訴我“一個月五位數”。我一聽工資還挺高的,就立馬入職上班了。
極目新聞:當了3年的快遞小哥,感受如何?
張裕:說實話,剛來這里,我的內心還有點落差。我在上海時天天坐在辦公室,現在卻要干體力活。剛入職時業務也不熟練,業績不理想,有時忙得一身灰,我一開始有點不自在。后來看到身邊的同事們一個個干勁都很大,打包利索,搬運也麻利,很有獲得感,就一門心思埋頭苦干。現在我很知足,也很驕傲,這份職業雖然普通,但能養活我們一家三口,我覺得很幸福。
3
談未來
就算走紅了也會繼續踏實工作
極目新聞:救人后,社會各界都前來看望您,并給予獎勵。這些獎金打算怎么花?
張裕:我會把每筆獎金都交給老婆保管,孩子在上學,家里開銷比較大。我的手機摔了很多次,老婆還想給我買部新手機,但我沒同意,想把錢先存著,留在以后更需要用錢的地方。
極目新聞:看來您很愛老婆,當初是怎么認識的?
張裕:我和我老婆是在上海認識并結婚的,她當時是我的同事。說來我跟江西很有緣,我在南昌當過兵,老婆是上饒人。2012年孩子出生,現在我們一家三口就住在營業部附近,雖然還是租房子住,但日子過得很幸福。
極目新聞:現在全國人民都認識您了,您成網紅了。
張裕:我每天忙著攬件送倉,沒什么時間關注新聞。這兩天有很多記者采訪我,我才知道自己被這么多人關注。救人當晚,就有幾十通電話打來,我根本接不過來。晚上10時回家后,一打開微信,竟然有200多條未讀消息,有很多許久沒有聯系的朋友都給我留言,我都不好意思了。
極目新聞:被那么多人關注后,您的心態有沒有變化,未來有什么打算?
張裕:這兩天有一些網絡平臺聯系我,希望我能開設一個賬號,在上面發布一些我的工作、生活內容,但我拒絕了他們的邀請,我不想成為網紅。不管在哪個崗位做事,我都只有一個想法,把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地干好。我孩子也看到了新聞,他說“爸爸好棒”,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