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胡劍芳 王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12月4日,咸寧市咸安區南昌路社區國學經典教育推廣中心,陣陣朗朗的國學經典誦讀聲不絕于耳。
咸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訊員 供圖
“何謂親民?比如我們社區正在搞老舊小區改造,這就是親民,讓老百姓舒服,幸福。何為知止?就是不能偷盜,不能干壞事,如小學生上學不能遲到一樣……”伴隨優雅的古典音樂,南昌路社區文明實踐站文化志愿者胡雙九正在給聽課的社區市民熱情講解國家經典《大學》篇。
家住南昌路社區的6歲小朋友王俊蘇在媽媽的帶領下每周必來學,《大學》篇可一字不漏背下來,還能背百首唐詩宋詞,從小培養濃濃的國學情。
“我愛國學,跟大家一起學習很開心,還可學畫畫。”王俊蘇落落大方地笑道,禮貌回應大家點贊,一點也不害羞。
“國學能穿透時空,是一劑心靈雞湯,讓人淡泊寧靜。”朱女士笑道,每周末都帶孫子一起來學習,雷打不動。
“我喜歡國學經典,希望用自己綿薄之力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出去。”胡雙九表示,作為一名文化志愿者,經常受邀到各社區去宣講國學,很有成就感。
在永安街道車站路新時代社區文明實踐站,以國學經典,紅色宣講為特色的福安八苑”格外引人注目。 社區負責人吳勇介紹,社區因地制宜成立了童樂苑、安居苑、安馨苑、安康苑、安知苑、暢議苑、安趣苑、安體苑共“福安八苑”,各苑建有一支1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通過長期的國學、傳統紅色文化宣講熏陶,給居民從思想上注入鄰里和睦,禮讓,誠信等基因,在協調解決居民住房、托幼、養老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解決小區孩子放學后無人陪伴問題,童樂苑聯合湖北科技學院組建了一支大學生志愿服務隊,開設四點半學堂,通過給孩子講國學經典、教唱紅歌、講紅色故事,陪孩子游戲,輔導孩子心里健康等方式,既解決了托幼問題,又增長了孩子多方面知識。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依托,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國學經典深入人心,成為聯系社區服務群眾的又一有力抓手。”溫泉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饒耀華說,各文明實踐所站正用自己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潛移默化地引領社會新風尚、匯聚正能量。
據悉,全區13個文明實踐所,184個文明實踐站,競相通過文化文藝志愿者的政策宣講,國學誦讀,傳統文藝文化演出等活動,從思想上教化于民,讓村(居)民學以明禮,學以明志,學以崇德,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彩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