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實習生 白文福
昨日,#星巴克私換配料標簽使用過期食材#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當日11時32分,星巴克中國回應將立即啟動深入調查。昨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對門店店長的KPI考核需要調整,第一權重應該從“業績利潤”改成“食品安全”。
星巴克回應
確認員工操作違規
涉事門店關閉整改
據媒體此前報道,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頻繁觸碰了食品安全的紅線:食材過期后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質期,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后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偷偷上架。
昨晚,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再次發布消息稱,經調查已確認昨日媒體報道的兩家無錫門店的員工確實存在營運操作上的違規行為,并向顧客致歉。
星巴克方面表示,兩家涉事門店已閉店進行調查與整改;中國內地所有星巴克門店立即啟動食品安全標準執行情況的全面自查;立即組織對所有門店零售伙伴的重新培訓;針對所有門店,增加來自內部及第三方的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頻率與范圍;強化食品安全問題的伙伴內部舉報通道;探索更多技術手段,減少人為操作因素的干擾。
昨日,記者在武漢多家星巴克門店探訪發現,依然有不少顧客光臨。工作人員表示,客流量與往常工作日類似,未受太大影響。關于無錫門店的食品安全問題,武漢門店不方便解讀,建議從總部了解。
專家建議
加大監管力度
重視食品安全
對于此次事件,很多網友表示強烈不滿。網友“華華子退休啦”說,“也算十幾年的老顧客了,星巴克的服務和衛生品質一直在下降。有些人流量多的門店真的臟亂差,還有室外區域桌椅也應該定期打掃一下。好好整改吧,別覺得在中國好賺錢。”網友“凍凍”說,“賣價高達40多元,服務態度也很一般,竟然還整過期這一套。”
但是,也有前員工在網上公布星巴克的高標準,認為只是個別現象。網友“阿拉家魚”說,“在職的時候,衛生和食品要求真的非常嚴格,不停地在做清潔。打烊后即便看著那些糕點很心疼,但是該報廢的還是嚴格報廢。”網友“MomoJiamin”說,“希望企業加強監督,以防個別店鋪因為管理,毀了企業名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包括篡改日期標簽等行為,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監管的一種手段以及工具。企業總部監管不力,監管部門也有漏洞的情況下,這類現象層出不窮。作為中國品牌調性最高的世界級咖啡品牌,出現這種事情,消費者是不能容忍的。消費者付出了高昂的價格,應該得到相應的權益和食品安全保障,星巴克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出現?朱丹蓬認為很難完全杜絕。目前不少企業都是采用店長負責制。企業對門店的考核以業績利潤為導向,對于食品安全沒有考核或者考核比重很小,那么店長對食品安全問題就會“睜只眼閉只眼”。
朱丹蓬建議,企業對門店店長的KPI考核一定要調整,食品安全應該為考核的第一權重,業績和利潤要放在后面。只有這樣,門店店長和員工的思維和行為才會發生變化,食品安全問題才有可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