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巴東縣官渡口鎮官硒柑橘聯合社,社員們正在給臍橙套袋,通過電商平臺銷售。 (視界網 焦國斌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焦國斌 黃宗婷
“飼料錢有保障啦。”12月1日,在巴東縣溪丘灣鄉辦養豬場的鄭雙龍,從銀行拿到20萬元創業貸款,臉上笑開了花。
今年以來,巴東縣累計發放貼息貸款653筆,總金額1.29億元,同比增長460.71%,貼息300余萬元,帶動600余人創業,2600多人就業。
巴東縣委書記黃波表示,創業擔保貸款猶如“及時雨”,澆灌鄉村產業不斷壯大,讓創業者更有信心,加速推動巴東從“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
為特色產業注入“三新”
12月2日,巴東縣官渡口鎮居民向家聰的門店內,不時響起“嘀嘀”聲。
“顧客在網上下單了。”向家聰以前是漁民,長江禁捕后,他響應國家政策“洗腳上岸”,開起榨油小作坊。僅半年,門店和榨油作坊辦得風生水起,產品在網上賣得紅火,預計今年可銷售50萬元,帶動10人就業。
能夠在“岸上”站穩腳,多虧了創業擔保貸的支持。開作坊時,他缺乏資金買設備,便向縣人社局申請20萬元貸款,很快獲得批準,作坊得以發展。
同樣在官渡口鎮種植640畝柑橘的陳晨,也是創業擔保貸款的受益者。他以前在浙江打工,2018年回老家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注冊了“金果果”商標,種起了柑橘。種植過程中,由于雨水不足等原因,一下枯死2萬株新苗,合作社陷入困境。今年6月,鎮人社中心協助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陳晨通過微信傳送了身份證,由鎮人社中心對接銀行辦理,20天過后拿到了20萬貸款。有了錢,基礎設施建設很快提速。如今,8000米水管已伸向橘園深處。
目前,巴東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為20萬元,合伙創業和小微企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300萬元。巴東縣就業局局長鄧奎介紹,在653筆貸款中,個人和合伙創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擔保貸款達652筆,小微企業貸款1筆,1.29億元資金為創業者帶來了新技術、新設備、新市場,推動了巴東的柑橘、茶葉等特色產業提檔升級。
兩大改革讓貸款更便捷高效
11月25日,湖北硒綠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發東,給官渡口鎮人社中心寫了感謝信。原因是,今年從申請到銀行放貸僅用了10天,比去年申請快了20多天,資金快速周轉,產品銷售一下增加了不少。
鄧奎解釋,今年,巴東改變了創業擔保貸款審批手續和申報程序,成了創業貸爆發式增長的重要原因。
之前,貸款人提交申請資料后,由人社部門進行身份審核和資料申報。受諸多因素影響,人社部門對借貸人的個人信用核實和銀行部門所需的材料,不能及時有效對接,造成貸款辦理發放滯后。今年改革后,由經辦銀行查詢征信,人社部門僅核驗人員身份類別,再一起聯合入戶實地調查。
申報程序上,人社部門和銀行也進行了調整。過去,貸款審核通過后,不僅要縣創業擔保基金為貸款人提供擔保,還需要公職人員為貸款人進行反擔保,同時還需要取得人民銀行的個人征信證明等資料。改革后,貸款人只要提供符合銀行要求的人進行反擔保即可。
“條件更寬松,手續更簡化,大大縮短了放貸時間。”巴東農村商業銀行官渡支行行長蘇韻表示,改革后,借貸人僅參與提交基礎資料與現場調查環節,不需要重復提供其他證明材料,其余環節均由銀行與人社部門辦理。雙方通過實地調查,決定授信額度。
同時,巴東主動落實一次性創業扶持等政策,重點支持返鄉人員和大學生創業中發展前景好、成長潛力大、帶動力強的創業項目。依托本地定點培訓機構,與用工市場形成培訓——上崗一條龍服務,開展家政類、縫紉工等技能培訓。
“金融村官”貼身服務
12月2日,在巴東縣沿渡河鎮野馬洞村,巴東農村商業銀行“金融村官”章晉靜正指導村民,進行整村授信工作。
“今年,要確保整村授信農戶建檔率達到80%以上,預授信率達到60%以上。”章晉靜表示,整村授信開展后,創業者貸款更便捷了。今年,野馬洞村2組村民朱再群開了一個榨油廠,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她走訪了解情況后,通過村委、村民、代表三方評議,為朱再群授信20萬元,及時發放創業貼息貸款,解決了資金難題。
“對接更精準,貸款更方便。”野馬洞村組織委員曹世泳認為,農民只需到村委會提出申請,“金融村官”會立即跟進,通過整村授信,確定信用額度,迅速辦理貸款。目前,沿渡河鎮已經在17個村派駐了“金融村官”,每月定期在村辦公,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審批改革后,銀行從“后臺”走向了“前臺”,為高效服務創業者,支持產業壯大,在巴東縣政府的主導下,銀行紛紛下派“金融村官”,并由各鄉鎮政府聘任,加快推進整村授信。
巴東農村商業銀行行長王敏表示,該行首期派駐“金融村官”75名,分別聯系服務全縣149個村(社區)。他們對每個聯系村的產業發展進行摸查,對每個創業者的資金需求進行摸底,通過開展整村授信,及時和人社部門溝通,發放創業貼息貸款。
目前,巴東縣5家銀行共下派了百余名“金融村官”,整村授信222個村14903戶,累計授信金額15.01億元,力爭明年實現全縣村(社區)“金融村官”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