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寧亞飛)“先在麻城做化療,再到省里大醫院開刀,既節約錢又節省家人的精力。”12月11日,剛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何阿姨,對醫聯體“生命接力”的救治體驗連連稱贊。
今年7月份何阿姨被確診為晚期卵巢癌,但腫瘤廣泛轉移并壓迫大血管,當地無法開展救治。在省人民醫院-麻城醫聯體“上下聯動”救治體系下,她先在麻城市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麻城醫院)做了化療后轉入武漢接受手術,11大學科組建“拆彈專家”聯手拆除了這顆“不定時炸彈”,解除了生命重大隱患。
多學科專家聯手拆除腫瘤。通訊員供圖
上下聯動麻城首診
58歲的何阿姨在絕經5年后出現陰道出血,并伴有小腹疼痛不止。麻城醫院婦科主任金紅梅通過盆腔包塊穿刺,診斷其為卵巢惡性腫瘤。完善盆腹腔核磁共振發現,其腹腔內有大量腹水,腫瘤已在盆腹腔廣泛轉移。更為嚴重的是,腹腔內最大動脈——腹主動脈旁多發軟組織灶考慮為轉移瘤,該處腫瘤侵犯左側輸尿管致其梗阻,同時患者左腎出現中度積水。
自今年3月31日省人民醫院與麻城市人民醫院建立婦科專科聯盟后,婦III科主任申復進教授每月定期到麻城坐診。全面了解病情后,申復進認為“先化療再手術治療比較穩妥”。作為婦科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卵巢癌的預后最差,患者患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當出現癥狀時大多數病人早已進入晚期階段。晚期卵巢癌較為理想的治療方式是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即新輔助化療后通過手術切除肉眼可見的腫瘤病灶,術后再行輔助化療緩解患者病痛。
在申復進遠程指導下,何阿姨在麻城醫院婦科進行了3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腫瘤病灶體積縮小,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綜合評估身體指標后,轉入省人民醫院進行下一步的手術治療。
11大學科組建MDT“拆彈組”
卵巢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為盆腹腔臟器的種植性轉移,當病灶累及上腹腔時,滿意減瘤術的實施難度就大大增加。省人民醫院婦科聯合腫瘤中心、胸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胰腺外科、病理科、超聲影像科、輸血科共11個學科組建MDT團隊,為達到滿意治療提供有效保障。
MDT團隊術前討論患者病情,精準制定手術方案。超聲影像科專家歐陽凰晴煉就“火眼金睛”,通過核磁共振及CT尿路成像識別病灶累及范圍,觀察其與周邊組織關系,告知腹主動脈旁腫瘤不僅與大動脈緊密粘連,也置身于豐富的血管網絡之中,同時壓迫輸尿管壁。
“巨大病灶能否完全切除干凈是療效成功的關鍵,但腹主動脈旁壓迫輸尿管,手術操作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就會致血管破裂,造成瞬間失血數千毫升。”婦III科李維博士指出,經過與輸血科溝通協調做好了輸血的應急預案。
12月6日中午,開腹卵巢惡性腫瘤細胞減滅術及腹腔熱灌注化療如期開展,術中首先申復進帶領手術團隊“卷地毯式”清除了盆腔內病灶,包括子宮雙附件及盆腔腹膜,其后泌尿外科宋超教授在“虎口狼窩”拆掉了腹主動脈旁的不定時炸彈,并完美解放了左側輸尿管。手術歷時6個多小時順利結束,隨后何阿姨接受了療效確切的腹腔熱灌注化療。
輸血造血同步的“省人民”模式
麻城醫院婦科副主任羅攀現場觀摩輔助手術全過程。“麻城百姓以往查出了大毛病,第一時間就去武漢就醫。如今在湖北省人民醫院專科聯盟的幫助下,這種趨勢正在扭轉。”羅攀表示,湖北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每月定期到麻城坐診,指導開展門診、手術、查房、教學等工作。大專家教授通過技術指導、上下分級診療,推動麻城醫院婦科診斷技術、治療水平及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在申復進的指導幫扶下,麻城醫院婦科醫療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相繼開展了麻城市多項“首例”婦科手術。湖北省人民醫院對外聯絡部負責人沈嵐表示,2020年3月份,“湖北省人民醫院麻城醫院”揭牌,并建立了20個學科的專科聯盟,雙方以專科聯盟為紐帶推進專科深度合作,將大型知名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麻城市。雙方醫院資源優勢互補,建立完善了高效的轉診機制,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不斷深入推行,急、慢、疑難、重癥的分級診療體系正在有序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