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通訊員 張珊妮
12月14日,記者從東湖高新區獲悉,湖北東湖科學城“7997”(七大湖北實驗室、九大科學裝置、九大國家級創新中心、七大重點板塊)重大科創平臺項目,目前正在陸續落地。
其中,已經掛牌運營的7個湖北實驗室,有光谷、珞珈、江城、東湖、九峰山5個實驗室落戶光谷,并相繼召開理事會,正面向全球攬才。今年新增的3個大科學裝置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取得歷史性突破,總數達到5家;已建成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等3家國家級創新中心。
一批前沿交叉和產業轉化平臺加速聚集,掛牌成立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建成運營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與高水平研究機構合作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開工建設全國首個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投入運行。光谷還掛牌成立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制造等領域謀劃新建一批中試轉化平臺。
同時,一批代表東湖科學城創新戰略發展方向的重大產業項目加速落地。總投資150億元華星光電T5、總投資45億元邁瑞醫療武漢基地、總投資約50億元數字經濟產業園、總投資約51億元生物創新園(二期)正加快建設。
據悉,東湖科學城內還將構建“居住、商務、產業、科研”四個方面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構建“一廊、兩帶、三環、多脈”通山理水、藍綠交織生態體系。其中,“一廊”為光谷生態大走廊,“兩帶”為九峰山生態帶、龍泉山生態帶,“三環”為嚴東湖、嚴家湖、豹澥湖濱水生態環,“多脈”為依托水脈的南北向藍綠廊道,為科學家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活環境。
此外,在東湖科學城核心區光谷科學島,“后花園”豹澥湖將計劃建設以龍泉山、光谷科學島、安湖洲為核心,營造特色旅游休閑功能為主的水上交通游線,首批將啟動科學島碼頭和位于龍泉山一側的玉屏碼頭建設。該水上交通線路,與空軌、地面交通一道,搭建水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模式,促進城景互動、創新軸與生態軸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