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玲莉、辛萬萬)“我們今年在全縣推廣種植了1萬多畝將鄉菊,每天都有30多個農戶在我們這里務工。”12月15日,在紅安縣華潤希望小鎮將鄉菊產業化建設項目現場,農戶們正在加工生產野菊花,一派忙碌景象。項目負責人董正道說:“我們購置了一批設備,原先一個人一天只能采到50斤左右的鮮花,現在一個人可以采到700斤左右的鮮花。”
紅安將鄉菊產業化建設項目現場農戶們加工忙。通訊員 供圖
紅安縣將鄉菊產業化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2億元,計劃建設150畝將鄉菊花種苗繁育、1萬畝將鄉菊花生態種植基地、2條菊花干花加工生產線、1條菊花提取物生產線,建設農旅融合“菊潤人家”,項目完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5100萬元,利潤763萬元,每年可增加農業產值2700萬元,帶動上千農戶從事藥用菊花種植。
紅安將鄉菊生產基地。通訊員 供圖
“每天的加工量能達到40多噸,到今年年底,我們將能收到2000多噸的野菊花,產值能達到6000多萬,明年我們將繼續推廣野菊花種植,加大種植面積。”董正道說。
紅安縣位于大別山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藥用野菊花的種植有其它地方無法替代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優勢。對此,紅安縣主動謀劃,結合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因地制宜,重點探索發展“將鄉菊”特色產業。
市場主體與農技專家商討野菊花良種化、生態化、標準化種植。通訊員 供圖
紅安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徐軍樂說:“對全縣種植野菊花市場主體,我們進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新建加工生產線,對全縣收購的野菊花進行烘干、去雜、儲藏、統一銷售。”
目前,野菊花生產基地核心區面積有1000畝,輻射面積達到12000畝。2021年,紅安縣野菊花訂單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有100多家市場主體參與野菊花種植,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力。
“今后我們將加速推進紅安野菊花良種化、生態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打響將鄉菊品牌,延伸中藥材價值鏈,最終實現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徐軍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