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青松)12月12日晚,原創紅色題材大型現代黃梅戲《鑄魂天山》在黃岡黃梅戲大劇院首次上演,由此開始,第十屆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進入新戲上演的高潮。
《鑄魂天山》劇照。通訊員 供圖
《鑄魂天山》由黃岡藝術學校、黃州區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陳潭秋首次在戲劇中亮相。
該劇被列入湖北省文藝創作指導性目錄,正在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由“兩校四團”(黃岡藝術學校、中國戲曲學院、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湖北省黃梅戲劇院、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黃州小梅花黃梅戲劇團)合作創作演出,主演由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知名演員王剛、謝思琴、張輝擔綱,配角和群演則由黃岡藝術學校師生承擔。
巜八斗灣》劇照。通訊員 供圖
12月14日上演了革命題材新編黃梅戲《八斗灣》,該劇由黃岡市文旅局,團風縣委、縣政府組織編創,團風縣文旅局、團風縣青年黃梅戲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八斗灣》將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著名工人運動領袖林育英(曾用名張浩)的形象首次搬上戲曲舞臺,于2021年9月在第9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成功首演。
《青銅戀歌》劇照。通訊員 供圖
12月16日,黃梅縣黃梅戲劇院帶來了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大型古裝黃梅戲《青銅戀歌》。全劇圍繞家國情懷、純真愛情、鑄劍精神為旋律主線交叉推進,刻畫楚地民風民俗,展現了悠久燦爛的楚文化。該劇于2019年10月30日首次公演,廣受好評,并曾于當年 11月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進行演出。
《情系紅蓮村》劇照。通訊員 供圖
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這一厚重現實題材的大型原創鄉村振興題材黃梅戲《情系紅蓮村》,也將在今年11月22日首次公演后,于12月18日再度登臺亮相。該劇由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出品,由“梅花獎”得主、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院長張輝擔任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李玖久擔任編劇,青年作曲家、黃岡師院副教授丁永鋼作曲,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青年演員黃歡、付群瓊主演,湖北省黃梅戲劇院30余名演員參演。
《霜天紅燭》劇照。通訊員 供圖
而由黃岡師范學院主創的大型原創校園黃梅戲音樂劇《霜天紅燭》,將滿載今年10月在第九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和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的榮譽,于12月20日在黃岡黃梅戲大劇院再度上演。《霜天紅燭》融紅色文化和教師教育題材于一體,以黃岡師范學院紅色校史為背景,以百年老校“甘于堅守”為主題,講述了以黃師蘭為代表的教師群體在革命戰爭年代不怕犧牲,堅持辦學、“一根教鞭伴終身”、“薪火相傳、初心不改”的感人故事。該劇于2020年黃岡師范學院校慶首演,是高校藝術學院推動黃梅戲傳承與革新的力作。
《清清的義水河》劇照。通訊員 供圖
12月22日,將演出本屆藝術節的終場劇目,由羅田縣委宣傳部、羅田縣文旅局聯合出品,羅田縣黃梅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革命題材黃梅戲《清清的義水河》。該劇主要取材于羅田縣勝利鎮(原滕家堡)1927年的紅色革命故事,描寫了一位普通家庭婦女方玉恒,在眼看農民運動即將暴露之際,毅然決定冒險為農協會送信解圍,慘遭“黑殺隊”陷害,為革命獻出年輕生命的感人故事。作為建黨100周年的獻禮,《清清的義水河》于今年7月14日在黃岡成功首演。
黃岡市文旅局局長王建學說,近年來,黃岡市各戲劇院團懷著滿腔熱情,積極創作,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了重大主題性創作演出任務。本屆藝術節上演的多部近年來創作的新戲,充分挖掘黃岡特色資源,做大做強以黃梅戲為主的地方戲曲,多次受邀出省演出,很好地鞏固和提升了湖北黃梅戲和黃岡地方戲曲的品牌地位。
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黃岡市人民政府主辦,于1989年首次舉辦,今年已是第十屆。本屆藝術節從11月28日至12月22日,在黃州、紅安、麻城、武穴、黃梅、英山、蘄春等縣市進行文化惠民劇目展演,共有16臺新創作的黃梅戲劇目和其它地方戲劇種的劇目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