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簡杰)6旬爹爹耳朵頻繁流膿流水,近來情況愈加嚴重,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檢查,竟被查出耳道內藏有15年之久的鼓膜置管,接診醫生巧手將其取出,爹爹耳朵流膿流水癥狀完全緩解,12月17日,爹爹專程來到該院區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患者上門送錦旗。通訊員供圖
66歲的丁先生是襄陽人,早年的時候耳朵就不是很好,后來被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也為此到醫院進行過相關治療。往后的日子里,丁先生經常也會出現耳朵流膿流水的情況,他漸漸地也就習以為常了,便自行用藥治療讓癥狀緩解。退休后,他搬到了武漢居住。
上個月中旬,他發現自己耳朵流膿流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用藥已經無法緩解癥狀,便前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耳鼻喉科就診。接診的副主任醫師賈敏仔細檢查發現,丁先生耳朵內有個鼓膜異物,判斷其長期流膿流水的癥狀與此有關。“你之前得過中耳炎,有沒有往耳朵里面放過什么東西。”賈敏詢問。丁先生才慢慢回想起,15年前他曾因為分泌性中耳炎做過鼓膜置管術,在鼓膜處放置了一個置管。
“難怪,15年前的那種材質的置管,一般需要在術后一段時間內取出。”賈敏表示,置管長期滯留在鼓膜處,導致丁先生耳道內出現反復感染。評估完丁先生耳道內異物的情況,發現置管因為留置時間過長,跟耳內結構有一定的融合粘連。為了讓丁先生少跑路,賈敏選擇嘗試在門診將置管取出。幸運的是,憑借一雙巧手,賈敏成功為丁先生取出鼓膜置管。
12月17日,丁先生一早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耳鼻喉科門診,找到正在坐診的賈敏。“賈主任,我現在完全好了,沒有任何不適,這得益于你的精心診治,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讓我徹底擺脫了病痛的困擾。”丁先生難掩感激之情,親手將自己準備好的錦旗送到賈敏手中。隨后,賈敏仔細檢查了丁先生的耳朵,發現其鼓膜已完全長好,流水流膿癥狀也已經消失。
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主任醫師陳偉介紹,鼓膜置管術一般適用于鼓室積液,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礙或前、后峽阻塞,鼓室呈負壓者,鼻咽癌放療后,咽鼓呈負壓者,在鼓膜處開一個孔放入通氣引流管,對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以進行積液引流通氣,一般視病情放置3到6個月或者1到2年后再取出。陳偉主任提醒,對于已經進行鼓膜置管的患者,要遵循醫囑,定期復查,按時取出,避免造成相關癥狀影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