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通訊員陳軍云)近日,省科技廳正式公布新洲區、鄂城區、孝南區、荊州區、襄州區、老河口市、陽新縣、團風縣為第三批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單位,全省在建創新型縣(市、區)達38家。全省縣域創新驅動版圖進一步擴大,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底板抬升。
今年來,省科技廳堅持系統謀劃、重點布局,加速推進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出臺《省科技廳推進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實施方案》,引導縣(市、區)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的縣域創新驅動發展路徑。堅持把創新型縣(市、區)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引導黨委政府成為推動創建工作的第一動力,先后與襄州區、老河口市、孝南區、新洲區等18名縣(市、區)一把手商討研究創建工作,指導做好創建規劃,形成主體、主責、主力抓創新驅動的良好生態。堅持瞄準縣(市、區)主導產業,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強化創新要素供給,強化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培育,打造了一批縣域創新型產業集群。
大冶市有色金屬材料獲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仙桃市成為全國唯一“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赤壁市通過“一引一”以商招商、“一轉一”產業升級和“一加一”擴大生產等方式,推動了應急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堅持通過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資本,推動各類創新要素與縣域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縣域各類科技創新載體平臺建設,推動縣域企業承擔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努力為縣(市、區)栽好集聚創新資源的“梧桐樹”,積極賦能縣(市、區)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仙桃、宜都等7家創新型縣(市、區)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行列,大冶、赤壁等16家創新型縣(市、區)納入省領導掛點聯系的高質量發展重點縣(市、區)名單,打造了一批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樣板。目前,在全省“一主”“兩翼”區域創新格局中,武漢“1+8”城市圈布局創新型縣(市、區)達17家,其中光谷科創大走廊11家,“襄十隨神”布局創新型縣(市、區)達10家,“宜荊荊恩”布局創新型縣(市、區)達11家,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已成為科技賦能縣域創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