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標題為“15歲女孩因母親不同意買蘋果手機,情緒失控,當街捶打母親”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事實是女孩的母親承諾,若女孩能攢下4000多元錢,就再資助2000元錢,讓女孩購買一部價格6000元左右的蘋果手機,結果當日,女孩攢夠錢帶母親去買手機,可是母親卻當場變卦,女孩黑臉坐上車說不買回家,女孩母親便開始當街數落孩子不懂事、愛攀比,此狀惹路人關注紛紛勸說女孩應該體諒父母。叛逆期的孩子當街被教育,導致女孩情緒崩潰,揮拳向母。
這一幕發生后,網友們展開了激烈討論,一部分網友認為女孩問題較大,不應攀比,更不應動手打母親;另一部分網友認為,母親問題更大,既沒有做到信守承諾,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問題。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父母有很大責任。“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成長最離不開的是父母的教育。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孩子在飛速成長,而這種成長,不止于孩子,父母亦需。
新時代的父母要樹立開放意識。手機等電子智能產品是時代產物,要合理認識,正確引導孩子使用,要接納新的事物、觀念,正確引導帶領孩子辨識正向信息。家長要試著平視孩子,少端架子,多點溝通,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當前的社會發展飛快,對于新生事物,家長要跟上,主動去了解,盡量縮短距離,這樣才能離孩子更近,有了共同話題,自然就更親啦。
新時代的父母要樹立共情意識。我們經常在提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成長環境,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頗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應當以身作則,換位思考,有共情意識。這則新聞中,女孩母親若能共情女孩在街上被人數落的感受,相信也不會出現揮拳向母的行為。通過共情,父母與孩子之間能更好的相互體諒,家庭氛圍也會越來越溫馨。
新時代的父母要樹立榜樣意識。父母在孩子眼中,形象自帶濾鏡,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父母有榜樣意識,以身作則,那么孩子在榜樣的引導示范作用下,也能夠在面對復雜問題時作出正確選擇,而不會被帶跑偏。
社會瞬息萬變,挑戰日益更新,孩子成長會遇到各種問題,父母也需要不斷學習,向專家、書本、社會、老師學,不斷成長,這樣才能為孩子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雪瑤(武漢新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