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趙巖 劉玉婷 孫亞峰
12月26日9時56分,武漢軌道交通5號線、16號線、6號線二期同步開通試運營,“三線”通車總里程達75公里,創下了武漢地鐵歷年通車里程最長的紀錄。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這3條線通車背后,有一批建設者高標準、嚴要求,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為武漢地鐵走向世界級地鐵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地鐵5號線是武漢首條采用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路,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5號線三標,區間包含6站4區間,線路全長3.67公里,其中彭司區間是該線路建設的重難點項目之一。該區間隧道先后下穿京廣鐵路、黃鶴樓景區和長江大橋武昌引橋,對施工控制精度要求極高。
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表示,在穿越京廣鐵路施工過程中,建設團隊經過多方比選采用機械破碎施工工藝,在地下“埋頭苦干”4個多月,并在鐵路線沿線布置30多個監測點,采用自動化監測,實時監測鐵路及周邊設施的沉降,最終實現沉降監測數值遠遠小于設計及規范要求。面對景區名勝古跡,他們采用毫秒微差松動爆破技術,通過單孔單爆,控制爆破震速。這種爆破施工有著嚴格的施工要求,每天大約可以實現爆破0.8米,50米的距離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
在參與16號線的建設中,中國一冶科工公司承擔線路最南端的周家河站、職教園站、協子河站、馬影河站4個高架站的車站裝修工程。4個車站以“未來之城”為主題,站廳整體形態以太空艙造型為靈感,通過現代主義手法提煉造型,放空頂部,將頂部管線集合化處理。
“裝修工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項目部克服了施工區域狹窄、工期緊張、作業內容多且諸多專業系統交叉施工等多方面壓力,車站墻面采用局部造型的高強水泥纖維板,柱面采用高強水泥纖維板與漸變色噴繪鋁板組合,吊頂造型局部采用反光材質。”中國一冶項目副經理明明說。
6號線二期通車后加強東西湖地區與武漢主城區的快速聯系。中交隧道工程局參建該項目一標段,從西往東依次為金銀湖公園站~海口三路站區間;海口三路站~二雅路站區間;二雅路站~五環體育中心站區間。
中交隧道工程局項目負責人表示,在穿越6號線既有線路的施工過程,他們創新地采用隧道內自動化測量的方法,在沒有影響既有線路運行的情況下順利穿越,沉降監測數值遠低于設計及規范要求,有效確保6號線既有線路的運行安全。建設期間,項目團隊還先后克服了二臨區間碎石、巖溶地層、近距離穿越橋樁,以及穿越多條自來水、燃氣管道等重要管線、下穿6號線一期既有線路等施工難點,解決了盾構機在碎石、巖溶地層掘進施工中姿態控制難、管片易上浮、錯臺、漏水等系列施工難題。
截至到目前,武漢地鐵實現城市重點功能區地鐵全覆蓋運營里程突破400公里達到435公里,位居全球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