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12月26日上午9點56分,被稱為“最美觀江地鐵”的武漢地鐵16號線正式開通。極目新聞記者探訪發(fā)現(xiàn),不少市民前來“打卡”嘗鮮。列車經(jīng)過景觀高架段時,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窗外美景。
在“河湖灣林”中“上天入地”,市民嘗鮮最美觀江地鐵
11時08分,極目新聞記者從國博中心南上車時,車廂內(nèi)已經(jīng)沒有空位了,不少乘客都是趕來專門體驗的。
極目新聞記者在車廂內(nèi)看到,有一家三口正在與朋友視頻連線:“新開通的地鐵好多人呢,信號也挺好。”他們身旁,有乘客拿著相機拍照,還有人抬頭研究著車門上方的路線圖。
列車從沌口站啟動后不久,窗外突然亮了起來。乘客紛紛驚呼:“哇,出來了!”只見列車行駛上高架,與滔滔長江并駕齊驅(qū),與之平行的還有正在建設(shè)的左岸大道。
“好美呀!”此段線路最高處距離地面大約31米,有10層樓高,視野十分開闊,不少乘客起身,拿起手機向窗外拍攝。隨后,列車又鉆進地下,駛?cè)胄≤娚秸荆尦丝驮趦烧局g感受到“上天入地”的視覺效果。
據(jù)了解,16號線共設(shè)站點12座,全長33.1公里,是武漢首條速度可達120公里/小時的地鐵線路,包括兩段地下段和兩段高架段。其中,大軍山、小軍山、設(shè)法山等三國遺址盡收眼底,波瀾壯闊的江畔美景風光旖旎。周家河、灣湖、楓林、小軍山、大軍山……記者留意到,16號線的各車站分別以“河、湖、灣、林、山”等命名,顯示出沿線的地理地貌,這條線路也被稱為“最美觀江地鐵”。
捏著一張小紙條,78歲爹爹專程來“打卡”
市民張爹爹從國博中心南上車乘坐地鐵16號線時,手里緊緊捏著一張小紙條。“早就看新聞?wù)f16號線今天開通,我9點鐘就出門了,特地來體驗。”
今年78歲的張爹爹家住青山,雖然戴著帽子,但兩鬢露出的頭發(fā)已經(jīng)全白了。他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早上先去漢口辦事,隨后便在江漢路坐地鐵過來。由于不知道怎么轉(zhuǎn)乘,他便在江漢路地鐵站咨詢了工作人員,這張紙條就是工作人員寫給他的。紙條上字跡清晰地寫著:“坐6號線到國博中心南轉(zhuǎn)乘16號線。”
“老伴出去玩了,伢們要上班,我就一個人來體驗。”張爹爹說,往年地鐵各條線路開通的時候,他都去體驗過,還去過園博園、東湖綠道等武漢知名景點。“現(xiàn)在我們老年人福利很好,好多地方坐車、門票都不要錢,我得趁現(xiàn)在走得動,多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11點45分許,地鐵16號線平穩(wěn)到達周家河站,張爹爹向記者揮手道別:“等會吃點東西,我還要去體驗新開的六號線二期。”
公交一個小時路程,地鐵只需十來分鐘
車廂內(nèi),一群年輕小伙子引起了極目新聞記者的注意。
他們是一家房產(chǎn)經(jīng)紀公司的員工。“我們上午9點28分從周家河站上車,一直坐到國博中心南,現(xiàn)在是回程。”周游說,今天天氣冷,來公司看房的客戶不多,就干脆帶著十幾個同事來體驗16號線。進站前,他們還特地留合影紀念。
12時許,記者從周家河站返回時,看到了不少熟悉面孔,看來專程來體驗全程的還不少。
家住大軍山龍湖社區(qū)的陳女士一家準備去江漢路“逛吃逛吃”。她告訴記者,16號線開通前,社區(qū)內(nèi)居民出行只能依靠261路公交。但這趟公交站點多,速度慢,僅從大軍山到沌口就要一個小時,所以他們一般選擇開車出行。“現(xiàn)在地鐵只有四站路,十多分鐘就到了。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比較方便。”這時,旁邊一位剛從國博中心南過來的婆婆,以“過來人”的身份熱心提醒陳女士:“你如果要轉(zhuǎn)乘6號線去江漢路,可以直接在大關(guān)村轉(zhuǎn)。國博中心南那個站太大了,要在站里面走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