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這個詞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詞了,點外賣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據相關調查,2020年我國外賣用戶規模已達4.56億人,其中青年群體占比超一半以上。這也推動了外賣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餐飲外賣實現了多時段和全品類覆蓋。對于新興產業而言,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譬如外賣配送員素質問題、菜品的質量問題、配送速度問題、外賣評價問題。行業內的人員應該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高質量服務。
施行嚴格準入機制,將問題商家列入失信黑名單。作為外賣的主要提供者,商家的服務質量不僅關乎消費者的安全,還關乎自身的發展。近年來,媒體曝光的“黑作坊”制售餐品問題令人觸目驚心,還有的服務態度差,存在漏發、錯發餐品等現象。此類存在問題的商家,平臺要及時通過大數據進行自查,對于被顧客投訴經查實的問題商家,列入失信黑名單,讓問題商家沒有生存空間,起到警示作用。同時根據用戶的多元化需求,發展中高端商家加入外賣行列中,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新鮮高端的選擇。
外賣“騎手”不遵守交通規則,平臺企業應承擔安全教育責任。外賣“騎手”為搶時間不守交通規則,帶來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搜索相關的新聞,因外賣“騎手”引起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這不僅不利于外賣“騎手”的安全,也讓外賣行業埋下“炸彈”。作為外賣企業,有義務和責任履行安全教育職責,可聯合交管部門開展交通安全培訓,在行業里樹立“安全騎士”標桿。譬如,浦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變堵為疏,依托外賣騎手交通安全聯盟,警企合作,推出“P(停車)+W(步行)”配送新模式,著力解決核心區域外賣配送痛點。此外,對于送餐超時,平臺核實不是外賣“騎手”造成的,不予處罰,讓騎手沒有后顧之憂。
主管部門加強監管,通過靈活的管理來助力外賣行業健康發展。常態化的監督管理十分必要,外賣平臺是線上點單線下服務,涉及的面非常廣,需根據行業特點,來鼓勵全社會參與監督,可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網絡訂餐“你我同查”,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此外,可以開展涉及外賣行業安全的專項整治,形成威懾力。譬如,2021年9-12月,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開展網絡外賣餐飲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行動,62家外賣商戶被下線、立案35起。 同時,還可以創新管理方式,讓消費者放心。譬如,12月23日下午,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楊愛民介紹,在部分外賣實體店安裝了攝像頭,率先試點開展了外賣互聯網明廚亮灶。
要使“外賣”行業健康發展,應興利除弊。要用法律手段規范行業行為,依法對市場進行嚴格監管,讓大眾吃到安全、衛生、健康的外賣食品;同時推進外賣垃圾減量,對外賣包裝進行創新,使用環保包裝,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在社會上大力倡導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稿源:荊楚網
作者:羅聿劍(武漢新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