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官方微博12月22日發布警情通報:針對近日網傳“精神殘疾女子被利用做低俗直播”情況,天心公安分局迅速開展調查。經查,三名網絡主播在明知23歲女子陽某輝身患疾病,仍安排其在直播平臺網絡直播中喝啤酒、親吻、過量食用含糖飲料等,制造低俗直播效果,吸引網民觀看打賞,違背公序良俗,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
隨著網絡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迅猛發展,以網絡直播、營銷帶貨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便捷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但是也帶來了網絡謠言、網絡色情、網絡侵權盜版甚至網絡恐怖主義等亂象叢生,嚴重影響網絡清朗空間和網民身心健康。以此次的利用精神殘疾女子取樂博取流量來說,已不單純是簡單的網絡“無秩序狀態”,而是涉及違法犯罪問題。從郭老師全民封殺到精神病人被利用吸金,網絡直播平臺的唯流量至上問題已發展至病態扭曲程度,這種靠侮辱傷害別人為手段達到吸粉目的的事,顯然破壞了網絡空間的“規則之治”和“良善之治”,讓網絡法治和網絡文明“顏面何存”。
“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世之儀表”。打擊網絡直播違反低俗頑疾,必須以法律為準繩,以道德為戒尺,以公平公正為天平,從嚴從快,不能手軟。從《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到《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出不得利用直播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等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國家有制度,做事有尺度,在如此背景下低俗之風屢禁不止,顯然是資本在背后推動,令人不斷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線,謀取私利。由此可見,除大力推行網絡空間治理行業準則,夯實直播平臺自律和行業自治基礎外,必須完善法治相關管理,倒逼平臺修復行業生態、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內容審核,在積極配合網絡文明建設方面爭當先鋒隊和排頭兵。
“人間正道是滄桑”。低俗直播可能逞一時之快,賺取足夠流量,給平臺帶來利益,但是長遠來說終究走入內容低俗化和高度同質化的死胡同,自毀前程。對于此次參與案件的幾名網絡主播而言,也因自己的不法所為付出了代價。在這次事件中,法律用事實給了我們一個提醒,就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觸碰紅線必將被捉。也希望網絡直播平臺能夠利用自身傳播優勢,幫忙宣傳陽某輝具體情況,引發更多社會關注和同情,呼吁給予人文關懷,也是踐行現代網絡文明的應有之義。
稿源:荊楚網
作者:劉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