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創新提出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著力打造生豬、家禽兩個萬億級產業和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飼草四個千億級產業。到2025年,全國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奶牛、生豬、家禽養殖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只有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加快實現產業興旺,鄉村振興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畜牧業是鼓起農民“錢袋子”的重要抓手,也是確保“菜籃子”穩產保供的有效途徑,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和動力源泉。從這個層面來看,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著力打造“萬億級產業”“千億級產業”,必將注入持久穩定的發展力量,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根深才能本固,本固才能枝榮。“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畜牧業一頭連著牧場生態、農業種植結構,一頭連著百姓餐桌、群眾營養需求,中間還串聯著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等產業,在整個農業結構中發揮著重要紐帶作用。不難看出,如果沒有畜牧業的發展,老百姓“菜籃子”就拎得不穩當、不踏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是空中樓閣。對此《規劃》提出,到2025年,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達到70%以上……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鄉村產業必將紅紅火火,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鄉村振興,蘊藏在每個鄉村和每位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加快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既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也是滋養農民美好生活的源頭活水。一方面要以精細化、資源集約式的養殖模式代替粗放的、資源消耗式的養殖模式,努力實現降成本增效益;另一方面,要盡量破除行業內各環節間的壁壘,擺脫傳統的養殖、加工、銷售各環節單打獨斗的路子。更為關鍵的是,地方政府要筑牢政策的“防火墻”,不能富了老板、虧了老鄉,防止資本下鄉跑馬圈地, 避免出現傷農、擠農現象。惟有如此,才能讓“萬億級產業”在廣袤鄉村大地上結出發展碩果。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發展強。發展產業的目的,最終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其中就包含著對畜牧業發展的企盼。如果說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新引擎”,那么鄉村產業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加快構建“2+4”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打造“萬億級產業”“千億級產業”,多措并舉、精心培育、久久為功,讓百姓“菜籃子”拎得更穩當,讓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就一定能夠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振興一定會迎來更加燦爛的發展新局面。
稿源:荊楚網
作者: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