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武漢教育將會發展成什么樣?五年間,你家附近會不會建新學校?12月27日,《武漢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
中學的入學壓力將成為主要矛盾
截至2020年,武漢市共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3090個,在校學生287.65萬人,教職工23.78萬人。學前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園率達到92.0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8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71.9%,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64年。
武漢市教育局解讀《規劃》說,“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學前、小學段入學高峰即將過去,生源壓力將延伸至初中、高中學段,中學的入學壓力將成為主要矛盾。武漢教育將面臨“保入學”和“上好學”的雙重挑戰。
增加20萬+中小學學位
“十四五”期間,擴容量,滿足入園入學需求是重要任務。武漢將實施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按照3年不少于250所,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學位不少于7萬個的目標,使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實施義務教育學校配套建設工程,梯度推進240所中小學配套建設,力爭每年30所、五年150所竣工投入使用,增加中小學學位不少于20萬個。實施高中階段學校辦學條件提升工程,新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全面提升60所高中階段學校辦學條件、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按照“一區一校”目標建設好特殊教育學校。
優質高中資源占比穩定在85%以上
武漢還將深化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打造3所國家級、30所市級和一大批區級新課程改革示范校;合理劃分義務教育入學范圍,實行“公民同招”;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發展,深化公有主體參與舉辦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專項治理工作,區域內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在校生規模控制在15%以內;擴大優質普通高中覆蓋面,優質高中資源占比穩定在85%以上,重點打造15所左右領航學校和20所左右特色高中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