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官方微信發布了《這對母子笑著拍下了他們的2021,我們卻看哭了》,分享的是南京林業大學大三學生張瀏瀏拍攝的與媽媽的日常視頻,以及身患漸凍癥的媽媽給他的口述信。口述信中有媽媽對兒子愛的表達,以及人生囑托,希望孩子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堅持下去一切才有可能。
確實如此,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里,張瀏瀏在照顧媽媽的同時還兼顧學習,取得良好的進步: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入選學院一流人才托舉班、考取基金從業資格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普通話證書等,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英語六級602分、雅思7分順利通過;獲南京林業大學2020-2021年度學科競賽先進個人稱號和獎學金。談及進步的理由,張瀏瀏說受媽媽的影響,媽媽堅強樂觀,堅持進行積極地康復治療,這給了他很大動力。而媽媽看到張瀏瀏按照她的叮囑做得很好,也特別開心,更有康復治療的動力,母子倆現在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互相促進堅持,奔向更好的生活。
網友們為身患漸凍癥的媽媽感到不幸的同時,更感動于這位青年人與母親美好的情感互動,且欽佩于他們用自身努力與堅持讓我們見識到堅持的意義。更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困難與不幸,他們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與責任堅持。
有人選擇怨天怨地,自動放棄;有人選擇堅持不放棄。而真正堅持不放棄的人最終也會得到命運的青睞。比如近期報道的《“博士退學、4平米小屋”,又一篇《致謝》火了》,新聞回顧了青年科普作家趙序茅刊登在《國科大》2019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畢業致謝:我從來不曾優秀過》,文章披露了作者屢經挫折卻永不放棄的科研精神和求學之路,用自身經歷詮釋了堅持不放棄的美麗人生,既感動了不少仍奮斗在路上的學子,更是收獲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誠然,每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期待各有不同,遇到挫折千差萬別,但解決的態度與方法卻是共通的:無論難易,都不放棄。因為困難挫折,并不會因為放棄而變小消失,反倒因為堅持面對而激發自己的潛能。有時候,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在堅持不放棄的態度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不必期待命運在某個瞬間被突然扭轉,那些改變我們人生的能量,都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復一日地堅持里積累的。也不要期待所有的期待會在同一天達成,要相信日子就是在實現一個個的期待中滋味漸濃。“堅持”的筆畫數是16,“放棄”是15,兩者只有一筆之差的不同,卻有謬之千里的結果。人生所有的燦爛輝煌都是在無數的堅持下才可以達成的。堅持不放棄,人生更“美麗”。
稿源:荊楚網
作者:程志丹(武漢江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