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公園地下,為常青花園CSO調蓄池項目。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 通訊員 翟巖 高凡
“圍擋終于拆了,公園煥然一新,今后遛娃有了好地方!”2021年12月31日上午,武漢市漢口常青公園施工圍擋開始拆除,周邊住戶黃奶奶帶著孫子迫不及待地進公園體驗。
鮮為人知的是,在公園地下,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的三大CSO(合流污水溢流)調蓄池之一——常青花園CSO調蓄池率先建成。地上公園,地下“超級水庫”當日同步亮相。
這個調蓄池可不簡單——在暴雨時,能敞開“肚皮”快速收集過載的雨水,再適時錯峰排出,防止城市內澇;干旱天氣,能對河流補水,減少河流干枯、惡臭。
“吐納自如”的背后有何玄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第一時間現場探訪。
10萬立方米雨水“吐納自如”
常青公園內,蜿蜒著靚藍色跑道,密植紫薇、紅梅等樹木,與普通城區公園并無兩樣。在公園靠江達路一側的草地上,零星布局的灰鐵盒子透露出“玄機”。
“它們是調蓄池的通風口。公園腳下覆土2.5米深處,便是能吸納10萬立方米雨水的‘超級水庫’?!敝薪ㄈ脂F場機電負責人張圓介紹。常青花園CSO調蓄池箱體長317米、寬53.7米,施工最深處達14.7米,占地面積超過2個標準足球場,全部“藏身”公園地下。
從設備間順著步行梯走進巨大的“水泥盒”,調蓄池內場景蔚為壯觀。內部空高為8.5米,接近3層樓高。梁柱林立,一眼看不到邊。
要調蓄如此大體量的雨污合流水,調蓄池如何順利進行“吞吐”?會產生環境污染嗎?“水、渣、氣全部都有管理應對措施?!睆垐A回答。
原來,調蓄池靠進水箱涵一側有6個通道共計12道閘門。2米多高的閘門同時開啟,可迅速吸納雨水。一旦外部降雨高峰期過了,再通過3臺一人多高的耦合式潛污泵對外抽排。每個泵抽排能力為每小時3600立方米,10個小時左右便能將箱體內的水全部抽排到疏水箱涵內。一放一抽之間,實現“吐納自如”。
集中儲存溢流的雨水、污水,產生臭氣怎么辦?“我們在調蓄池內部安裝了10多類66套監測設備?!睆垐A介紹,這些設備可隨時監測池內的水質、水位、氣體成分、污染物濃度等。調蓄池專門安裝了7套離子除臭系統,一旦池內有害氣體超過閾值,除臭系統將立刻啟動處理。當空氣質量合格后,再通過通風口對外交換空氣。
針對污物也有處理措施。調蓄池進水閘門口有格柵除污機,能阻攔住漂浮物,再由抓斗抓起并外運。此外,整個箱體底部呈漏斗形向中線傾斜。箱體中部有一條長210米左右的巨型水槽,引導沉積的泥漿匯集到泵坑,再通過專用的排泥泵外排。
沖刺今年上半年全面建成
包括常青花園CSO調蓄池在內,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共內建了三大調蓄池。記者現場踏訪看到,目前機場河CSO調蓄池、黃孝河CSO調蓄池工地仍然是一派火熱建設景象。兩大項目主體結構均已封頂,正在進行內部機電安裝。
據介紹,3個調蓄池全部建成后能同時吸納調蓄雨污45萬立方米,共同組成華中地區最大的超級“地下水庫”群。
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于2019年8月啟動建設,總投資51.85億元。項目包括調蓄池及強處理設施、明渠治理、后湖二期泵站重建、閘門工程以及綠化、水生態、智慧水務等配套 21 個子項工程,由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牽頭建設和運營。
據悉,經過兩年多建設,到2022年上半年,工程將進入全面收尾階段,各子項將基本建成,具備通水條件。項目實施后可全面提升黃孝河、機場河水質,“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將惠及漢口300余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