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吳蕊含)1月2日,武漢經心書院·浦江學堂一勤班的小學子們來到位于新洲區的問津書院,參加《論語》課程結業前的祭孔活動,獨立完成“釋菜禮”祭拜孔子。
問津書院,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于著名的武漢市新洲區舊街孔子河畔。因《論語》中孔子周游列國至楚國使“子路問津”的典故而得名。書院始建于西漢年間,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被稱為中國最古老“大學”。
孩子們在武漢大學國學院曾彥惠博士的帶領下齊誦論語。當日11點整,“釋菜禮”正式開始,這是古代學子入學時必不可少的儀式,是培養學子尊師重道的重要活動。此次釋菜禮由武漢大學國學院研究生劉玉強修訂而成。
隨著莊嚴肅穆的祭祀音樂響起,學子們表情莊重,開始了祭孔儀式。贊引、獻官、陪祭官各就其位,依次前往盥洗處凈手,學子們五步一頓、亦步亦趨,向先師及儒家先賢們獻爵。三次進獻禮節完成后,由曾彥惠老師獻讀祭文,祭文飽含對大師的崇仰和對小學子們的期許。
隨后,小學員們從書院儀門開始尋訪古跡,“金聲門”“玉振門”“講堂”“孔子使子路問津”碑及楹聯、康熙皇帝的御筆……講解老師帶領學子們穿越二千年的歷史,一磚一瓦,一石一碑,一梁一殿,訴說著夫子及歷代先賢問津求道的恒心。
“國學經典的沃土孕育出鮮艷的花朵。”學員黎薛梓萱的媽媽感言,身臨其境沐浴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海洋中,孩子的人文素養得到了很大提升。
2020年11月,經過武漢全市招募選拔,經心書院·浦江學堂作為武漢市普及國學的公益項目,形成一勤班、一經班兩個班級,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學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傳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