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徐麗嬋、梁焱)1月5日,政協黃石市第十四屆第一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陳小芳稱,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前黃石市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7.2%,人口老齡化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未來10年,全市養老體系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養老系統建設特別是社區居家養老體系建設,將直接關系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當前,黃石市60歲以上人口42.01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30.97萬人,預計到2030年,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的25-30%。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各器官機能下降,往往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統計顯示,我國超過1.8億老年人患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需要長期護理。
目前,我省除武漢市、咸寧市建立了相關養老護理員崗位補貼制度之外,其他地市州尚未建立養老護理員崗位補貼制度,從事養老事業的人才缺乏,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人難招、人難留”已經成為養老服務急需破解的難題。
為此,陳小芳建議全市要加強養老健康體系建設,從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社區養老“衣食住行”保障體系、公共財政養老服務投入及養老志愿者等方面發力。首先完善以公立醫院為中心,輻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療技術支撐體系,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網,對轄區的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梳理,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慢性病預防、康復指導等工作。
建議暢通人才輸出渠道,建立起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在職繼續教育相結合,省市縣三級聯動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發起校企對接交流會,讓政府搭臺、校企對接,構建起養老人才培養院校與養老企業合作的橋梁,實現工序的有效對接,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薪酬待遇和社會認可度。
同時,大力發展社區養老,發揮社區毛細血管作用,開設社區食堂,配備營養指導人員,根據居家老年人健康狀況開展特殊飲食配送,確保居家養老的老人能夠得到科學的飲食保障。加大居家養老專項資金投入,對于貧困老年人日常起居和家務方面,政府制定購買服務機制,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承擔和承接相關服務。進一步完善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運營補貼制度,大力弘揚志愿者精神,鼓勵志愿者主動參與居家養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