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兒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文看望術后的莉莉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晗)女嬰出生2個月下體流膿,到醫院檢查發現體內有3個腎,并出現輸尿管畸形并導致嚴重積膿。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操作機器人為她將乒乓球大小的膿腫清除,讓健康的輸尿管重新連接“重復腎”。1月6日,女嬰康復出院。
湖北襄陽女嬰莉莉出生2個月前出生,近半個月來,父母發現寶寶的下體總是流出淡黃色的膿液,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莉莉左側有兩個腎臟,最令醫生感到棘手的是:莉莉左輸尿管嚴重擴張積水導致下腹部出現直徑4公分左右,如同一個乒乓球大小的膿腫,如不盡快治療,會導致泌尿系統的反復感染甚至腎臟萎縮。由于寶寶太小,當地醫院不敢貿然手術。
上周,莉莉轉運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兒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文教授經過檢查,決定為她采取保腎修復手術。去年12月底,張文教授操作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在莉莉的肚臍打了1個直徑不到3厘米的小孔,將機器人的手臂接入,在放大20倍的立體視野下克服局部水腫、粘連等困難,將擴張的輸尿管和膿腫切除后,再把健康的輸尿管接入膀胱,激活了“重復腎”的正常功能,達到了不切腎治療的目的。1月6日,莉莉泌尿系統恢復正常并康復出院。
張文教授提醒,重復腎是常見的腎和輸尿管先天畸形疾病,可以通過產前篩查發現,如果重復腎沒有嚴重積水、感染或異常開口,就只用觀察不需治療;一旦孩子出現反復尿路感染或是腰痛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治療及時可以不切腎的同時恢復正常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