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標題為“我恩人刪了我微信”的新聞,講述了杭州一名飛行員匿名資助貧困學生七年后刪除資助對象微信,做好事不求回報的故事。新聞中的飛行員讓網友們深受感動,他的善舉在這個冬天溫暖了眾人的心,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好人精神”。
凡人善舉,一件一樁見真情,一點一滴暖人心。層出不窮的好人榜樣是當代國人道德風貌的寫照,帶領“王蘭花熱心小組”解決社區居民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活雷鋒”王蘭花;用教育點亮山區女孩夢想的“張媽媽”張桂梅;用生命詮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村書記余丙華......每一個“好人”都為實現中國夢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添磚加瓦,“好人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
好人在身邊,關鍵在挖掘。2008年起,從中央到基層,均在開展身邊好人推薦評選活動,發動群眾舉薦、評議身邊的凡人善舉、平民英雄,通過群眾的眼睛來發掘身邊的好人,提煉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從平凡中發現不平凡,既是人人尋好人、人人樹好人的過程,也是人人學好人、人人做好人的過程。讓群眾真正參與到全社會道德建設中來,建立群眾能參與、好參與、樂于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群眾發現美、弘揚善的熱情,不斷激發群眾“向善向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身邊的“好人精神”讓群眾感知到每個人都可以做個好人,讓更多的人自覺加入為善隊伍,身體力行地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好人做好事不是為了出名,但向上向善的社會應該讓好人好事揚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價值多元化,群眾思想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如果“好人”得不到肯定,“壞人”得不到貶斥,“好人”默默奉獻,“壞人”坐享他人奉獻,社會道德建設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我們弘揚“好人精神”,講述好人故事,讓“好人精神”從概念到形象、從靜態到鮮活、從典型材料到身邊動人故事進行全方位展現,用好榜樣感召人凝聚人帶動人,充分發揮德性治理力量。同時,讓好人有好報,在制度層面常態長效地禮遇好人,設立好人激勵救助基金,尊崇學習道德模范,讓更多好人涌現出來,營造“別人有難好人幫、好人有難大家幫、跟著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精神力量的支撐?!昂萌司瘛弊屓藗兏惺艿缴鐣拿鞯臏嘏裰?,真正凝聚起全社會向上向善的溫暖力量,只要每個人都集小善成大德,就能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稿源:荊楚網
作者:馮鐘睿(武漢江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