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楊宇帆 董星)1月8日,筆者從蘄春縣檢察院獲悉,近日,由蘄春縣檢察院提起的該縣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這也是《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生效后,該院首次適用該法律辦理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經查,2021年3月以來,羅某組建微信群,向部分通信網點人員購買非法獲取的手機號驗證碼,并轉賣給下游黑灰產人員用于注冊網絡虛擬賬號,以此牟取非法利益。截至被公安機關抓獲,羅某累計非法獲取、出售的公民個人信息達2萬余條。
2021年11月8日,蘄春縣檢察院向該縣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訟請求為責令被告除承擔損害賠償費外,刪除所有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并在省級報刊媒體上公開道歉。
蘄春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羅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對公訴人起訴書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真誠悔過并表示愿意認罪認罰。
與此同時,被告人羅某作為侵權行為的直接實施者,在組建的微信群內非法購買并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兩萬余條,獲利一萬五千七百余元,嚴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的侵權民事責任。法院支持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
綜上,蘄春縣法院判處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兩萬元;追繳共同違法所得26萬元。支付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賠償款1.57萬元;永久刪除所有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并在省級報刊媒體上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