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月12日報道,繼陜西、河南后,天津成為又一個疫情焦點地區,也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遭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地區。1月8日天津發現本土奧密克戎感染者,從次日7時開始,天津這座有著約1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就開始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動作之所以如此迅速,就是為了與奧密克戎的傳播“賽跑”。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奧密克戎變異株確實傳染性很強,但癥狀并不明顯,隱匿性也強,更容易多點散發或集中暴發”。新年伊始,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在全球多地擴散,多國防疫政策收緊,以遏制病毒蔓延。在嚴峻形勢下,中國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對閉環管理的全流程、各環節進行再排查再加固,切實解決好居民生活保障和就醫用藥需求,不給病毒死灰復燃的機會,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疫情之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隔絕病毒,但絕不隔絕愛。面對奧密克戎的“大舉進攻”,天津市各部門果斷出擊,筑牢疫情防控每道“堤壩”。天津市疾控中心緊鑼密鼓開展病毒溯源工作 ,深挖“零號病人”,盡早查明傳染鏈條;天津市商務局第一時間啟動市場保供應急預案,確保封控社區生活必需品供應穩定;鐵路部門為滯留在天津的旅客解決退票手續費等諸多問題,體現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既讓我們看到了天津抗疫的速度,又充分體現了天津抗疫的溫度。
從西安到鄭州再到天津,與奧密克戎的戰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面對來勢洶洶的變異病毒,中國始終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從2020年僅用十天時間便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到2022年全國新冠疫苗累計接種29億劑次,兩年來中國已形成一整套常態化“動態清零”防控機制,展現了中國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視。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面臨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只有科學防治、精準施測,才能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攜起手來、眾志成城,定能戰勝病毒,昂首闊步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稿源:荊楚網
文字、漫畫:張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