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市民愛玲在深圳衛健委文章下留言反映自己的寵物貓被困在封控辦公樓內,5分鐘內就得到了深圳衛健委公眾號(深小衛)的回復。次日上午,消殺人員上門為3只貓續上了充足的糧食。(極目新聞此前報道《“電話多少?”深圳衛健委再現霸氣回復只為救貓,當事人致謝》)
這是深圳衛健委“電話發我”的再現版本,上次是為了幫助孕婦。
今年1月8日,網友在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評論區留言,稱前一晚9點做了核酸,12個小時過去,還沒結果,孕婦等著住院,能否優先安排。6分鐘后,深圳衛健委回復:“電話發我。”不久,孕婦核酸結果出來,順利入院。一時間,“電話發我”被廣大網友稱為“霸氣又溫暖的回復”。
不管是“電話發我”,還是“電話多少”,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深圳衛健委發布的文章下留言,也能起到網上辦事的良好效果。人們之所以感動,其原因這里也要算一個。
回過頭來想想,有多少部門網上辦事咨詢的窗口,還沒有這個效果呢。在“深小衛”的文章后留言,而且幾分鐘就得到回復。這速度,這效率,同樣讓人感動。
按常規的做法,發布文章的小編給留言者回復一個有關部門的值班電話,也算是不錯的了。這不違規,你也找不出他有什么毛病,但總是讓人覺得,別人急得火燒眉毛,你卻在這里不緊不慢。其實,轉來轉去,何嘗不是一種推諉呢?如果碰到急事要處理,推來推去,黃花菜都涼了。
再說,你雖是一個小編,但也是深圳衛健委公號的小編,在人們眼里,你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應該要起到溝通協調的作用。畢竟,遇到疫情相關的事情,衛健委方便統籌安排和協調。市民求助于你,也是一種信任。
產婦要生娃,卻要等核酸結果,急,電話發我,優先安排;樓被封控,貓咪被隔離挨餓,急,電話多少?你很急,他們看似更急。一個小編,體現出了一個部門的擔當和責任,這比發多少軟文、多少廣告都有用。
深圳衛健委的四字回復,兩次上熱搜,真正彰顯了“急市民所急”的理念,上熱搜,配!
這兩年來,深圳衛健委公眾號是熱搜的常客。此前呼吁大家打疫苗的標語“我們一起苗苗苗”,一時風行全國,宣傳效果杠杠的!
2015年9月開號,關注人數超1700萬,20萬閱讀為日常,單篇最高773萬的閱讀。他們自稱“最靠譜的科普,最有趣的靈魂”,現在也應該加上一個“還能辦急事”。甚至有市民稱,希望寶寶以后也去做小編。
2021年年底,有媒體發文稱,“深小衛”,全國網友都在為你們打call,吃了雞腿,2022年要更努力喲!
看來,他們的確在努力,還要繼續給他們加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