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魏萌葉
馬小飛現任十堰市藝術研究所所長,今年是她擔任省人大代表的第十年。1月13日,她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人大代表,提建議要奔著真問題、沖著辦實事去。”
社會公共服務事業一直是馬小飛關注的領域。去年省兩會上,馬小飛提出《關于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助力幸福湖北的建議》,被列入重點建議。
這些年,馬小飛對養老相關問題做了深入調研。
2018年省兩會上,她就提出過關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建議。
2019年12月,馬小飛參加了十堰市人大組織的關于社會養老的專題調研。調研中,她發現,養老事業投入不足,養老機構抗風險能力差,行業專業人才匱乏。
馬小飛說,“很多人覺得在養老院當護工,是伺候人,不愿干這一行;加上工資待遇不高,養老院招工難。”
聽民聲、問政策、找資料……為了提出一份高質量的建議,馬小飛忙活起來。國家省市有哪些相關政策、公辦、民辦養老院分別面臨哪些困難,養老院“招工難”到底卡在哪,她四處走訪、調研,只要有機會就問個明白。幾年下來,關于養老服務的一個個問號被拉直,一份點面結合,有癥結有對策的建議出爐了。
2020年省兩會上,馬小飛提出《關于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也被列入重點建議。
一次,有群眾向她反映,十堰市張灣區花果街文化站建在街道辦事處的樓上,無論是去文化站的農家書屋看書,還是借文化站場地開展文藝活動,因為樓層高、地方小,不方便。
確認情況屬實后,馬小飛開始琢磨,“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文化站是組織群眾開展文體活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陣地,可不能成了擺設?!?/p>
帶著這樣的問題,她把轄區的9個文化站跑了個遍,又進村入戶找村民座談,了解需求和期盼。
“要是能多一些專職的文化干部,教老姐妹們跳廣場舞就好了”“希望農家書屋能多一些課外書”……群眾的心聲,被馬小飛全部記在本子上,又被整理轉化為建議,帶到了省兩會上。
“僅僅幾個月,建議就變成現實?!瘪R小飛興奮地說,2020年,花果街道辦事處擇址新建了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綜合文化站。到2020年底,張灣區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完成改建或新建。
如今,再到花果,馬小飛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文體廣場上群眾健身跳舞,農家書屋內孩子們閱讀學習。“百姓在文化站開展活動時的張張笑臉,就是幸福生活最生動的表達?!碑斒∪舜蟠磉@些年,她感覺到社會大眾對人大代表的認可度、信任度越來越高,“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將繼續關注民生、問計群眾,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