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曹雯
在黃岡市一家縣醫院藥品庫房,杜光聚精會神,認真查看。
“藥品儲藏條件能否達標?生物制劑是否冷鏈保存?麻醉和精神類藥品是否實現全程溯源?”在黃石、鄂州、黃岡調研的3天里,同樣的一串問題,他問了一遍又一遍。
上月中旬,為掌握基層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工作開展情況,省政協委員、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副主任杜光帶隊前往三市調研。
身為一名政協委員,杜光時刻不忘履職的初心。藥學專業出身的他,最關心基層安全用藥、合理用藥,一心守護人民群眾“針尖上的安全”。
這幾年,他跑遍了全省各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
1月11日,杜光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分享了他深度調研提建議的故事和心得:“寫提案,一定要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資料!”他認為,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每一環都必須扎根基層,這樣的提案才能兼具創造力與影響力。
在長期調研過程中,杜光發現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仍然存在著“三素一湯”(即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和輸液)的不合理現象。
“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很多毒副作用,例如二次感染、耐藥等問題。”杜光告訴記者,“這些,今年省兩會我都會提。”
他建議,基層醫療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高度重視,依法依規做好用藥安全和抗菌藥物管理工作,重點排查藥品有效期、麻醉藥品管理、藥品儲藏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針對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用藥安全意識不足,杜光建議,加大對藥學人員尤其是縣級以下醫療機構的藥學人員,加大繼續教育力度,重視藥學相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職業道德的培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020年以來,他奔走于恩施、十堰、宜昌等9城之間,開設了11期處方審核培訓班,覆蓋1500余名基層藥師。
疫情期間,杜光趕赴咸寧,帶領專家組指導疫情防控、危重癥救治。此后,他又到潛江等地開展了大量基層防疫工作情況調研。“深入一線,才能‘診明’問題癥結。”杜光表示,此次省兩會,他還將呼吁繼續推進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建設。
“廣泛深入基層調研,為建言獻策、服務群眾拓寬了思路、提供了支撐。”杜光表示,將盡心履職,助力筑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守護人民群眾“針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