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檔案 孫冬巖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0余年,對婦科惡性腫瘤、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不孕癥、子宮內膜病變、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婦產與婦幼保健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微無創外陰宮頸學組委員、省婦幼保健院東西湖院區院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通訊員 黃潔瑩
家住東西湖的29歲小徐,4年前打了九價HPV疫苗,此后再沒做過宮頸癌篩查。去年底工作忙完了,她決定去醫院體檢。做婦檢時,醫生提取了她宮頸組織送病檢,結果顯示HPV16陽性,宮頸鱗狀細胞癌。值得慶幸的是,癌癥屬于早期。目前,小徐做了手術,術后恢復也很好。小徐一直問自己,自己和丈夫都潔身自好,又打過宮頸癌疫苗,怎么還會得宮頸癌呢?
“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見腫瘤,其發病高峰年齡45至55歲,但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1月13日,“楚天名醫大講堂”在省婦幼保健院東西湖院區門診舉行,邀請孫冬巖主任醫師向就診居民普及宮頸癌知識。
問:生活中,如何早期發現宮頸癌的蛛絲馬跡?
答:宮頸癌早期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非月經期出血等非特異的癥狀。隨著疾病進展,腫瘤增大或者轉移到鄰近的器官,比如陰道、膀胱、直腸等,會有陰道排液、尿頻、尿急、肛門墜脹感、腹痛等癥狀,或者出現腫瘤組織壞死脫落,有爛肉樣組織脫落排出,脫落過程中也可能有陰道大出血等。
問:引起宮頸癌的元兇是什么?
答:引起宮頸癌的元兇主要是HPV(人乳頭瘤病毒),其他相關危險因素包括抽煙、多個性伴侶等。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高危HPV有14個亞型,其中最“壞”的HPV是16、18型,70%的宮頸癌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
問:怎么感染上HPV的?
答:HPV有多種傳播方式,性傳播為主。過早性生活、多個性伴侶,或者丈夫有多個性伴侶,感染HPV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當然,直接或間接接觸HPV感染患者用過的毛巾、內褲、馬桶、床單等生活用品,也可能被感染。此外,還有母嬰傳播等。
問:感染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
答: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就好比宮頸感冒一樣。目前,市場上沒有針對HPV的特效藥物,主要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清除病毒。2年內清除的幾率是95%,高危HPV清除一般需要8至14個月,感染高危HPV超過2年以上我們稱之為持續感染,從持續感染發展為癌前病變和癌的進程需要數年到數十年,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定期做宮頸癌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阻斷宮頸癌的進展之路。因此,感染高危HPV不等于宮頸癌,而是向我們發出的警告和信號。
問:感染了HPV怎么辦?
答:感染了HPV的女性,大部分人都很焦慮。面對感染HPV的女性,我們通常給予綜合治療。首先,提高免疫力是清除病毒的主要方式,心情愉悅、充足睡眠、適當鍛煉都有助于免疫力提高。其次,同房使用避孕套,避免反復交叉感染。再者,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輔助治療。
問:如何預防宮頸癌?
答: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可以預防的癌癥,需做到以下四點。
關愛自己,實施安全性行為,遠離HPV;健康生活,樂觀心理,提高免疫力,及時清除HPV;接種HPV疫苗;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篩查起始年齡為21歲,21至29歲每三年做一次TCT,30至63歲推薦TCT+HPV 聯合檢測。值得注意的是,打了HPV疫苗不能代替宮頸癌篩查,應與未接種HPV疫苗的女性一樣進行常規篩查。
問:打了HPV疫苗,就安枕無憂嗎?
答:不是。目前發現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HPV病毒有14個亞型。目前二價、四價、九價疫苗,都沒有全部覆蓋目前發現的高危HPV亞型。
問:打了HPV疫苗,能否懷孕?哺乳期能打嗎?
答:不建議。現有研究沒有顯示HPV疫苗有增加胎兒畸形風險,但由于沒有大規模臨床數據,所以不建議在懷孕期間接種。若在接種后發現懷孕,也不建議流產,停止尚未完成的疫苗注射并繼續妊娠即可。不建議哺乳期間接種疫苗,斷奶后再接種。
問:HPV疫苗越早接種越好?
答:是的。HPV疫苗對于無性生活史的女性保護效果最佳,感染之后再接種,疫苗效果就得不到有效發揮,且隨著年齡增長疫苗的預防效果也會下降。因此,HPV疫苗越早接種越好。世界衛生組織把9-14歲定為最佳接種年齡。
問:四價、九價HPV疫苗萬一約不上,可以注射二價疫苗嗎?
答:九價疫苗可以防止90%的宮頸癌,四價、九價可以預防90%的尖銳濕疣,二價、四價疫苗可以預防70%的宮頸癌,因此,萬一約不上四價、九價疫苗,國產二價疫苗也是最好的選擇。
問:有婦科炎癥能打HPV疫苗嗎?
答:視病情而定,如果是慢性炎癥,如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則不影響HPV疫苗的注射。不建議疾病急性感染期接種HPV疫苗,如急性盆腔炎、急性宮頸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