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
通訊員 張春紅 陳林 劉曼
“母子平安,是個男孩”。1月15日上午11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產科病區傳來好消息。
“生了!生了!”院外焦急等待的產婦親人接到醫生的電話,喜極而泣,對家里人大聲喊道。
今年26歲的產婦曾女士來自河南許昌,在工作中,與住在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的小伙子沈先生結識。去年3月結婚懷孕后一直住在河南許昌,夫妻倆月初自駕回武漢江夏,準備在江夏分娩。
由于許昌市出現新冠疫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1月8日,曾女士和沈先生小夫妻倆,到江夏區神山湖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進行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
“江夏區神山湖醫學觀察隔離點,一隔離中的孕婦曾女士(化姓)即將臨盆,請做好準備。”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產科醫生皮自信回憶,1月15日凌晨2時15分,值班電話響起,接江夏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通知,立即做好相關準備。
“我們緊急啟動新冠肺炎孕產婦應急預案,開啟緩沖病房,做好準備”。凌晨4時許,區120急救中心的負壓救護車,將孕婦送到產科病房。“我們在緩沖病房對產婦進行了體格檢查,在床邊做了核酸咽拭子采樣、B超和心電圖等相關輔助檢查,發現患者羊水過少,宮口未開,胎膜早破,順產的成功率不高。”皮醫生將情況告知曾女士及其丈夫,經曾女士及家屬同意行剖宮產。
上午10時,曾女士被推進了負壓手術室,手術室醫務人員均采取三級防護,手術進展順利。術后醫院為曾女士減免負壓手術室費用1200元。上午11時,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劃破手術室的寧靜,曾女士順利生下6.3斤重的男嬰,母子平安。
在病房,曾女士拉著皮醫生的手連聲致謝:“我來自河南,正在進行醫學隔離,感謝你們,隔離不斷江夏人民對我的真情。”按照醫學觀察隔離點的要求,必須是單人、單間,相互不能來往,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
在隔離點期間,曾女士被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貼心照顧著。隔離點醫生霍天平說,當時看到曾女士大著肚子,給她量了血壓,仔細詢問了孕期情況,“整個懷孕期間產檢都正常,但1月10日還需要做一次常規孕檢,預產期是2022年1月26日,需要人照顧。”
這下急壞了霍天平,醫學隔離點不能讓普通人進去陪護。無奈之下,霍天平醫生為他們開了一個家庭套房,夫妻倆分住套房的兩間,相對隔開,丈夫也可以照顧她。隔離點也為曾女士準備單獨的飯菜,小倆口在隔離點過得也還蠻舒服。
1月10日,入住后的第三天。隔離點負責人朱世杰將曾女士需要做一次孕檢的情況上報區防疫指揮部,經專家醫學評估后,安排120負壓救護車,把曾女士送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做完了最后一次孕檢,檢查結果正常。小倆口安心住在了隔離點,等待隔離結束后,回家分娩。不料,15日凌晨,曾女士在隔離點發作,被送往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1月15日下午,神山湖隔離點負責人朱世杰和其他工作人員得知曾女士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后,都替她感到高興。由于身處隔離點無法外出,他們委托江夏區防指代表他們送去果籃表示慰問。
“母子平安,男孩”。1月15日上午11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產科病區傳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