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武漢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武漢市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列出了今年武漢市的民生實事清單,共涉及20個方面、58件民生實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在過去的2021年,武漢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武漢市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四環線、江漢七橋等建成投用,軌道交通5號線、6號線二期、16號線建成通車,方便群眾出行;建成各類公園123個、綠道102公里,讓群眾共享更多“綠色福利”;建成棚戶區改造住房3.6萬套,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55個,幫居民“改”出幸福家園……一件件看得見的利民實事,把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武漢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美好。
民生無小事,點滴暖人心。用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將民生實事公布于眾,體現了武漢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也展現了武漢的溫情和擔當,更是政府對武漢人民的莊重承諾。從今年公布的20個方面、58件實事來看,既是實事求是地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切實困難,又是放棄追求“高大上”的量力而行,大到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0公里、新改擴建幼兒園和中小學65所等,小到新增24小時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200家、設置垃圾分類收集屋300個、新建改建環衛公廁100座等。一項項民生舉措推動城市發展,一件件民生實事溫暖千家萬戶,一串串民生數字彰顯城市溫度,一張張幸福笑臉展現發展成效,為奮力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腳下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武漢市政府承諾的58件民生實事能否辦好,關鍵要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一環扣一環,層層抓落實,務必見到實效。明確工作責任,將每一件民生實事細化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排出時間表,制定路線圖,實現銷號管理,抓好推進落實。發揚務實作風,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推動實事辦理,克服虎頭蛇尾、畏首畏尾,以釘釘子精神把紙上承諾變成現實成效。接受群眾監督,及時將辦理進度公布社會,讓群眾作為驗收主體,確保實事辦理落實的質量,及時匯總相關情況,切實推動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民生保障和改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武漢還要繼續努力,把服務人民群眾、辦好民生實事作為重中之重,埋頭苦干、砥礪奮進,持續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英雄的武漢城必將越來越美好,英雄的武漢人民也會越來越幸福。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能(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