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漢消
實習生 曾妮 周劭嫻
“武漢市超高層滅火救援實戰演習暨硚口區各街道社區消防演練準備完畢,請您指示!”“按計劃進行!”“收到,演練開始!”1月17日下午4時30分,在武漢市硚口區漢正街云尚國際時尚中心,一場超高層滅火救援實戰演習開始。
大廈3處部位同時“起火”,武漢消防迅速調集9支消防救援力量、7支社會聯動力量奔赴現場救援,消防無人機、101米云梯消防車、紅外熱成像儀等一批“尖板眼”消防裝備器材亮相,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全程現場直播。
當天下午,演習模擬,在云尚國際中心3樓,因維修工人電焊操作不當,導致3樓商鋪起火;著火的雜物掉落導致商場地下1層起火,有人員被困;高溫煙氣通過電纜井迅速蔓延到25樓辦公區域,樓內有大量人員被困,情況萬分緊急。
發現火情后,云尚國際中心迅速開展自救。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立即確定火災位置,開啟消防廣播,引導樓內人員逃生,并立即向武漢消防119指揮中心報警,同步啟動單位應急處置預案。武漢消防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迅速調集轄區漢正街消防救援站趕赴現場,搜救被困群眾,快速撲救火災。同時,119指揮中心根據報警電話頻次、報警信息研判,一鍵式調集鄰近的江漢路、寶豐路、宗關、特勤二站4個消防站前往增援。
“不要驚慌,不要跳樓,請等待救援!”漢正街消防救援站到場后,對火情進行偵查,一臺無人機升空喊話,提醒樓內人員不要跳樓逃生,另一臺無人機給8樓平臺被困人員拋投防毒面具。救援人員通過索降擔架的方式,對8樓平臺被困人員進行救援。
現場消防指揮員迅速將火災情況上報給武漢消防119作戰指揮中心,請求增援。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武漢市重特大火災事故滅火救援應急處置方案》,再次調集特勤一站、古田站、天門墩站、三金潭站4個消防站增援,并及時向武漢市公安局、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報告情況,同時調集社會聯動單位車輛、人員到場增援。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逐漸居多。為有效處置高層建筑火災救援事故,外部火勢控制和外部救援至關重要,舉高類消防車能發揮重要作用。極目新聞記者站在模擬火場的正面,從右至左依次是32米高噴消防車、32米登高平臺車、32米馬基路斯云梯車、101米云梯車。
高噴消防車機動靈活,正在展開作業出水滅火,有效壓制外部向上蔓延的火勢。云梯車很快建立外部救援通道,營救被困人員。最遠端的101米云梯消防車,舉升高度為全市最高,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一輛。
除了無人機、101米云梯消防車,消防員還使用了“紅外熱成像儀”高科技,在商場3樓找到了被困人員。熱成像儀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原理,儀器將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饋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搜救被困人員和判斷火勢蔓延等領域。隨后,消防員使用擔架將3樓被困人員抬了下來。
很快,供水、供電、醫療救護、燃氣、環保等應急聯動力量也到達現場,迅速展開聯合救援?!氨焕藛T已救出,明火已撲滅!”約25分鐘后,漢正街消防站、江漢路消防站、寶豐消防站消防員分別從3樓、25樓、地下1樓傳來消息。
武漢消防相關負責人介紹,高層建筑、尤其是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目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近年來,武漢消防針對高層建筑火災“供水難、救援難、滅火難”的顯著特點,積極研究撲救對策與方法,在高層供水、高空救援、固定消防設施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此次超高層滅火救援實戰拉動演練,全面展示了市區兩級響應、三級聯勤調度運行機制,對消防應急救援一體化調度指揮、一體化救援演練、一體化災害處置、一體化物資保障起到了很好的實戰拉練效果。
1月17日下午4時30分,在武漢市硚口區漢正街云尚國際時尚中心,一場超高層滅火救援實戰演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