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又有三個濕地加入“國家隊”
國家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分居全國一二三位
在府河濕地越冬的候鳥
漢口江灘蘆葦濕地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陳希 李輝 通訊員趙輝)湖北又有三個濕地公園加入“國家隊”。昨日,湖北省暨武漢市2022年世界濕地日活動上,湖北省林業局現場給英山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天門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云夢涢水國家濕地公園授牌。至此,湖北省內的國家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分別位居全國一、二、三位。
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的黃岡市英山縣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屬大別山水源涵養重要區,是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諸多中小型河流的發源地及水庫水源涵養區。其范圍包括張家咀水庫及周邊生態公益林,是典型的庫塘型濕地,自然資源豐富,野生植物共595種,其中野大豆、金蕎麥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還有小天鵝、鴛鴦等野生動物120種。
張家湖位于天門市九真鎮,是天門市最大的湖泊。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湖北保持原生態最好的湖泊之一,濕地率達77.57%,是以湖泊濕地為主、涵蓋河流濕地和稻田濕地等在內的綜合型濕地。
孝感市云夢縣涢水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云夢縣城附近,是多種瀕危物種的棲息地、繁殖地和中轉站。比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水獺,就在此生活。
據介紹,湖北濕地保有量145萬余公頃,居中部省份第一位,濕地保護率達52.62%。目前,全省已建立國際重要濕地4個,分別是洪湖、沉湖、網湖、大九湖;國家重要濕地8個,分別是石首麋鹿國家重要濕地、谷城縣漢江國家重要濕地、荊門市漳河國家重要濕地、麻城市浮橋河國家重要濕地、潛江市返灣湖國家重要濕地、松滋市洈水國家重要濕地、武漢市江夏區安山國家重要濕地、遠安縣沮河國家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66個。湖北的國家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第三位。
今年11月,武漢將舉辦國際《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將在宣傳、保護、展示濕地方面繼續發力:讓濕地宣教走進中小學課堂;積極開展愛鳥周等主題活動;大力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實施退耕還濕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高標準推進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和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提升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旅游和可持續利用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