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看視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在天門,提起“楚鄉君君”,很多人都知道。
“楚鄉君君”是網紅青年姚超君的抖音賬號名。
1月14日9點30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驅車來到天門市張港鎮熊劉村時,姚超君正在吃早餐。
“昨晚剪片子到深夜,睡得太晚。”他解釋。
一身棉麻外套、一雙布鞋,地里應季的食材拿到廚房,一待幾個小時做出地道的家鄉美食,再拍成視頻上傳到網上跟網友分享。白天拍攝,晚上剪輯,這是姚超君的日常。
191條原創視頻、80.3萬粉絲、584.3萬點贊,這是姚超君2020年7月至今的成績單。
一條涼拌菜視頻漲粉8萬
如果沒有2020年初那場新冠疫情,姚超君現在還會在武漢,成家立業。
疫情期間,姚超君決定,用更多時間陪父母。武漢解封第一天,他從武漢收拾行李回到天門。
回家后,姚超君和女友繼續經營網上禮品店。閑暇之余,他們開始琢磨拍美食短視頻。
“楚鄉君君”,“楚”是湖北,“鄉”代表家鄉天門張港熊劉村。他希望通過視頻傳播家鄉美食和風土人情,服務在外工作的湖北老鄉。
第一個視頻是做筍子,拍攝一周,剪輯一個多月,前后折騰40多天,才收獲幾十個“贊”,基本都是親戚朋友。
“每天一睜眼就是想選題、拍攝、剪輯,每條視頻大概有一百多個鏡頭,從海量的拍攝素材中一幀幀剪輯畫面。”姚超君說,內容比技巧重要,持續提供優質內容,是每天撓頭的事。
發了50多條視頻,粉絲量只有2萬。從2萬粉絲到10萬粉絲,姚超君卻只用了一條視頻:一天,他看見田邊有人丟棄大量西藍花梗,撿回來清洗后試著做了一道涼拌菜。沒有想到,西藍花梗能做菜,這條視頻讓他漲粉8萬。
“有新鮮感又接地氣的題材,可能是鄉土主題小視頻的流量密碼。”井噴式漲粉,讓姚超君體會到流量的神奇,也給了他堅持的信心。
“變現的過程寧可慢一點”
“媽,快過年了,一會兒給您染下頭發。”視頻中,姚超君在處理食材的空當,給媽媽染發。
直到視頻出現商品鏈接,粉絲才反應過來,這是一款染發劑的植入廣告。
“之前大概有一年時間,每天沒有收入,如果不是網店收入打底,早撐不下去了。”姚超君坦言。
2021年初,“楚鄉君君”賬號已有40多萬粉絲。開始有大量廠商、廣告商主動對接,請他直播帶貨,姚超君不為所動。
他早有打算。2021年3月,姚超君注冊商標“楚鄉君君”,并籌備變現。2021年7月,“楚鄉君君”開始植入視頻廣告;同時,同名抖音店鋪開張,銷售家鄉農副產品。
目前,抖音店鋪主打炸胡椒、糍粑。在確定廠商前,姚超君多次到廠家實地考察,從口味改進、工藝流程、產品質量每個細節嚴格把關。最終,確定潛江和天門的兩家企業分別代加工。
截至目前,“楚鄉君君”旗下產品銷售突破200萬元,植入廣告控制在每月2條左右。
“品牌是一種鞭策和承諾。但凡出現紕漏,辛苦建立起來的口碑會毀于一旦。”姚超君說,變現的過程寧可慢一點、謹慎點,決不急于求成。
打算幫家鄉花菜找銷路
驅車張港鎮,田里遍地是花菜。張港被稱作“全國花菜第一鎮”,幾乎家家戶戶種花菜。
“花菜行情波動很大,好的時候一公斤賣幾塊錢,不好的時候才六七毛錢。好多農民辛苦一年,本錢都收不回來。”姚超君說,下一步,他重點考慮花菜銷售。用保底價收購農戶的花菜,找企業合作做成烘干蔬菜,利用自己的平臺銷往全國。
去年汛情期間,他和家人為周邊防汛人員送去免費的飯菜;“天門蒸菜”調料包上市需要推廣,他貢獻自己的直播帶貨首秀;家鄉蔬菜銷售受阻,他在朋友圈轉發推介。
“剛從城市回到農村時,有人議論我們是在城里待不下去了。”姚超君說,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年輕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看到在農村創業也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