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會晚點、小雨不礙事、心里想廚房,萬米高空飛機上方言對話讓人淚目。近日,人民日報《小巷里,溫暖的廚房》講述了萬佐成、熊庚香與鍋碗瓢盆、爐灶煤火、柴米油鹽演繹廚房故事,十八年的日月星辰中有數(shù)不清的悲歡離合,人間煙火氣里更有人內(nèi)心難忘的溫暖記憶。
人的善念源自人的憐憫、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在困難、不幸中苦苦掙扎的人。癌癥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治愈病例多,但死亡率也很高。經(jīng)濟負擔大、生活質(zhì)量差、心理壓力大,生死離別的傷心,更需要得到幫助、關(guān)懷和安慰。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不就是一點多余的火”看似平凡而普通,對于一個十一歲骨癌截肢患者及其父母而言,不僅是滿足孩子想吃媽媽燒的飯菜愿望,而是黑暗中的一絲光亮、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救人救急的恩情,猶如韋唯《愛的奉獻》所唱: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再沒有心的沙漠,再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的生活不全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有時候也有烏云密布、暴風驟雨,自己淋雨時有人遞過傘,別人淋雨時就應該力所能及地遞上一把傘。公共汽車上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排隊上車讓老年人和殘疾人先上車、為山區(qū)孩子捐贈一件冬衣和一本圖書,耐心傾聽訴說困難和困難,在你我他(她)眼里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不以善小而不為”,但也不能視而不見、無動于衷。幫在最難處、扶在最實處。人在急難愁盼時,往往最需要人幫助,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會讓人暖在心坎上。
昨天心中有善良的種子,今天有付諸于行動的善舉,哪怕再小也會積少成多,明天就會積善成德。每個人活在世間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每個人也應該力所能及主動幫助他人,你今天的幸運和幸福,就是你昨天幫助別人的回報。油條攤子上六個爐子到十套爐灶,停掉油條生意到拒絕每個月八千元工資早餐工作,與其說患者和家屬需要“抗癌廚房”,不如說內(nèi)心的善良讓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持十八年全年無休的早起晚睡,也才有“像墻上那口鐘不壞,就一直轉(zhuǎn)下去做下去”行動。雷鋒時時、處處、事事幫助人,才有了“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佳話。吳天祥“學會感恩,才會有愛心”“有了愛心,哪怕做點微不足道的事,也會感到萬分愉悅”,才帶動了兩萬多個“吳天祥小組”20多萬志愿者做著“讓別人感恩、讓自己快樂”的事。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源自內(nèi)心的善良會讓一個人的善念、善舉堅持下去,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快樂自己。
用愛擁抱每一天,用心打動每一個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說的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有著十四億人的中華文明古國,每個人的愛心匯聚起來,會形成超乎我們想象的人性熱量,也必將在世界人類發(fā)展上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文化。
稿源:荊楚網(wǎng)
作者:朱大釗(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