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畫將老舊小區墻面裝飾一新。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勇)1月17日,筆者來到位于大冶市城西的電廠小區,暖黃色墻面、艷紅色彩鋼瓦,再加上包含紅色黨建、傳統故事、核心價值觀等文化元素的彩繪點綴其中,這些些點點的變化,讓這個有著歷史底蘊的小區煥發出新的魅力。
“我們這里現在改造得真是不錯。你看,墻面彩畫多漂亮,這些伢們真是蠻用心的。現在的小區環境非常適合我們這樣的老人養老。”在改造一新的小區廣場旁,何婆婆正在和幾個老姐妹們、老朋友們“咵天”。說起小區的變化,爹爹婆婆們個個都是贊不絕口。
“作為基層治理的重點內容,電廠小區的改造升級一直是我們抓在手心的重點工作。”安平社區黨委副書記童芳介紹,從前期摸排、意見征求、方案設計,到后期監督施工、成效回訪,社區依托“大黨委”服務機制,充分發揮下沉黨員、在職干部等力量,整個改造一氣呵成,成效明顯。
與老舊小區改造不同,新建小區的治理側重點則在于服務提升上。而在大冶的新建小區服務上,也有一群“伢們”在忙碌。
居民參與小區管理的議事亭。通訊員 供圖
匯達·和德天下小區,這個建成于2015年的小區,其物業服務一度被居民“吐槽”。“只收費不辦事”“生意人思維服務小區”等聲音充斥小區,業主和物業間的矛盾甚至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我們之前想要在小區設置一個晾曬衣服的繩子,物業公司竟然要啟用維修資金,真的是不像話。”談起之前的物業服務,小區居民連連擺頭。
轉變出現在2019年。在東岳路街道的牽頭下,和德天下小區開啟了紅色業委會的組建工作。社區干部、下沉黨員、小區業主等加入其中,且大部分都是年輕力量。他們有干勁、有想法,小區治理隨即有了質的變化。
在紅色業委會成員的努力下,原物業被解聘。在新物業的選定上,業委會定下了必須是“紅色物業”的剛性標準,也就是黨員占比必須過半。而這也為小區治理新增了一股“紅色力量”。
2021年3月,新物業以新姿態入駐。停車棚建設、破損草坪修復、休閑器材添置、文化活動組織……紅色物業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實事,小區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現在的物業不錯,我挺滿意的。”正在小區溜達的居民趙大爺說道。
“我們的基層治理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群眾滿意。而為了達成這個標準,我們充分調動轄區的‘紅色力量’,以黨建促治理,以為民之心換和諧幸福。”東岳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中,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下沉黨員、駐點干部等“紅色力量”發揮了極大作用,“大黨委”“多方聯動”等創新機制也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方面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