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社區黨員志愿者帶領全體學生宣讀“垃圾分類小小宣講員”誓詞。
垃圾分類是這幾年大街小巷的“熱議”詞匯,它是文化素養的體現,更和我們賴以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它需要每個人的力量,更需要從小培養分類意識,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
為了深入推進“黨建聚合力”工程項目,黨建助力推進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宣傳正確垃圾分類、低碳環保理念,萌發學生的環保意識,愛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2022年1月18日上午,天心區先鋒街道嘉和社區以寒假為契機開展了爭當“垃圾分類小能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轄區3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
活動中,嘉和社區黨員志愿者從三方面對垃圾分類進行了講解。一是垃圾分類的含義;二是垃圾分類的益處,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減少資源浪費變廢為寶,同時也減少了環境污染;三是垃圾分類的標準,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
隨后,以有獎問答的形式鞏固了學生們對于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分類。“小朋友,你知道媽媽用過的化妝品,爸爸喝完啤酒的剩下的啤酒瓶是什么垃圾嗎?”“家里弟弟妹妹們用過的尿不濕又是什么垃圾呢?”嘉和社區黨員志愿者從生活細微處發問,引起小朋友們對話題的興趣和參與感。“我知道,我知道,媽媽用過的化妝品是有害垃圾!”“爸爸喝完剩下的啤酒瓶是可回收垃圾!”“弟弟用過的尿不濕,用臟了不能回收,就是其他垃圾。”當聽到自己熟悉的問題,孩子們一個個興奮地高高舉起自己的小手,用稚嫩而又清脆的聲音回答著每一個問題,現場氛圍十分活躍生趣。
隨后,志愿者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了“變廢為寶”的各種手工作品,有洗衣液瓶制作的花瓶、廢布條編織的坐墊、廢紙盒制作的小汽車、廢紙做的花束等等,給予孩子們垃圾分類廢品再利用的靈感啟發和興趣的啟迪。
最后,嘉和社區黨員志愿者帶領學生們鄭重莊嚴地宣讀了“垃圾分類小能手”誓詞,將“垃圾分類”志愿環保理念的種子植入每一位孩子心中,讓孩子們充當家庭中垃圾分類的自我“踐行者”和家長的“監督員”。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文明一個社會。嘉和社區黨委書記表示,下一步嘉和社區將通過“嘉聚合力 共筑幸福”黨建項目聚合力,發動更多黨員志愿者參與到垃圾分類宣傳和實踐的隊伍中,讓每個人都成為垃圾分類的實踐者、行動者、宣傳者、傳播者,讓星城長沙更加漂亮、更加清潔、更加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