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為環衛人員提供服務。
“在外工作這么多年,我終于找到了‘家’!”2022年1月18日,來到天心區先鋒街道“先鋒紅色驛站”的唐輝興奮地說道。
今年30歲的唐輝從事快遞行業5年有余,在大學時候入了黨,畢業后開了一家快遞公司,作為一名流動黨員,不能及時參與組織生活,這讓他很焦慮。唐輝說,每天工作早出晚歸,經常到了飯點還在餓肚子,為我們量身定制的“先鋒紅色驛站”除了可以落腳休息,還能夠過組織生活,接受黨的熏陶,感受黨的溫暖,很感激!
為實現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現實需求,同時加強這些人群流動黨員的管理,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讓流動黨員找到“港灣”,天心區先鋒街道黨工委創新舉措,按照“黨建引領、整合資源,工會組織、創新管理”原則,為戶外勞動者搭建了“第二個家”。
一把椅子,讓快遞小哥歇了腳;一杯熱水,讓出租車司機解了渴;一臺微波爐,讓環衛工人吃上了熱乎飯…“先鋒紅色驛站”位處先鋒街道環宇城前坪,幾個大字格外醒目,約30平方米的空間內,只見沙發、書架、飲水機、微波爐、醫藥箱、儲物柜等設施應有盡有,宛如“迷你版”的溫馨之家。在這里,環衛工人、快遞員、送餐員、建筑工人、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都可以在專門的休息區域看書休息、吃飯喝水。
看到驛站宣傳折頁,山東大姐楊升霞笑得合不攏嘴,第一時間通過小程序掃碼加入了流動黨員之家。從事環衛工作多年的她主要負責綠化保潔,平時中午休息時間來驛站借閱法律書籍,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紅色驛站是天天都開放、周周有安排活動,而且是與務工人員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我們既愛聽、又愛看,真是切身體會到黨組織的關心和幫助啊!我也愿意在閑余時間參加文明勸導、義務勞動、公益講座等黨員志愿活動。”
先鋒街道通過一系列精細管理措施,引導流動黨員當好志愿服務員、監督維護者、宣傳踐行者,把工作對象變成工作力量,通過“三常”措施(學習教育不間斷,模范作用常發揮,關心幫助常相隨),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把黨的工作、黨的聲音、黨的色彩傳遞到每個行業、每個角落、每個細胞,匯聚起護航先鋒發展的正能量。
“戶外勞動者是最基層、最忙碌、最辛苦、最容易被人遺忘的黨建盲區,我們以此為契機,深入實施“黨建聚合力”工程,將驛站打造成改善戶外勞動者勞動條件的平臺,把在外拼搏奮斗的流動黨員“網羅”在一起,凝聚他們的意識與力量,激勵流動黨員發揮黨員作用,深入維護一線,立足工作崗位,強黨性修養、談作用發揮、做合格黨員。”先鋒街道黨工委書記陽海波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