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楊岑)1月24日,國際著名胃腸肝病醫學學術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中科院醫學1區, IF= 17.425) 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組(MDT)關于肝癌流行病學的重要研究成果:通過大數據總結分析研究美國肝細胞肝癌近十年來顯著下降的現狀和原因,對中國抗擊肝癌提供重要借鑒和參考。
論文題為“Declining disease burde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US, 1992-2017: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肝細胞肝癌的疾病負擔在美國呈現下降趨勢,1992-2017:基于人群的分析)。在本項研究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為論文唯一署名單位。腫瘤中心副主任付振明教授及消化內科陳明鍇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肝膽外科汪斌教授及第一臨床學院碩士研究生韓江龍為文章第一作者。
付振明介紹,近幾十年來,盡管全球公共衛生事業在抗擊肝癌上投入了大量努力,肝癌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仍處于上升的趨勢。根據2022年癌癥統計(Cancer Statistics 2022)報告顯示,肝癌是美國排名第12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腫瘤相關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
據此,人民醫院肝癌MDT團隊采用了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疾病負擔的GBD數據庫和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數據庫, 對從1992到2017年的美國肝細胞肝癌發病率、死亡率以及生存率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美國肝細胞肝癌的死亡率從2013年開始,出現顯著性地下降(年度百分比變化:-3.2%, P 0.001);其發病率從2011年開始顯著下降(年度百分比變化:-2.3%, P 0.001),而生存率則逐年上升。這提示美國肝癌疾病負擔可能已經開始出現下降。
在隨后的分析中,研究團隊通過“年齡-時間-隊列模型”分析了可能導致肝癌疾病負擔下降的原因:包括肝癌危險因素的改變、肝炎病毒的預防接種和治療進步,以及肝癌診斷、分期及治療技術的進步等因素都有可能是潛在的原因。同時,本研究也指出,如果美國年青一代中肥胖、飲酒以及藥品濫用等問題仍長期得不到解決,肝癌相關的疾病負擔將有可能卷土重來。
付振明介紹,近年來,中國癌癥負擔不斷加大,癌癥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癥患者中,中國人就占了21個。具體在肝癌,全球2020年新發肝癌91萬,其中中國新發肝癌41萬,占全球45%以上。在全球肝癌死亡患者方面,中國也是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肝癌死亡83萬人,其中中國肝癌死亡39萬人。
付振明介紹,本項研究也對我國抗擊肝癌、降低疾病負擔提供了重要參考,特別對提高肝癌病人的預后產生深遠影響。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消化內科、肝膽外科等組建的肝癌MDT團隊在臨床診療方面成果豐碩,為大批肝癌患者提供規范化個體化治療,很多晚期患者獲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是治愈。其相關成果和經驗也發布在《Anticancer Drugs》(《抗癌藥物》)上,獲業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