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通訊員 郭軍
洗、切、分、裝……1月29日,竹溪蒸盆飲食文化中心內,16位身穿白大褂的廚師忙個不停,一條龍作業。省級非遺竹溪蒸盆代表性傳承人、大廚師孫方,對每個蒸盆的用料、分量仔細巡察,他介紹:“大、中、小盆分別為6.8斤、5.8斤、4.8斤。過年時,大、中盆最受市場歡迎?!?/p>
位于竹溪縣秦巴電商產業園的竹溪蒸盆飲食文化中心,于2019年由湖北大衛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成立,專門從事竹溪蒸盆美食的研究、改良和推廣。
“今年網上訂單特別多,快遞公司每天上門取貨。”大衛公司副總經理李傳清,負責竹溪蒸盆的網宣、生產、直銷、發貨,每天從早上7時忙到晚上9時。他說,在竹溪有“吃蒸盆,過大年”之說,竹溪蒸盆的批量生產主要在年末歲尾,平時則以“私人訂制”為主。
今年從1月19日開始網上接單,僅臘月廿六一天通過順豐急速鮮發貨188件,線下私定自取60多盆。李傳清透露,“情侶蒸盆”“素食蒸盆”等70多個品種已銷往北京、內蒙古、河南等18個省份,1月已網售竹溪蒸盆4000余盆,創收100多萬元。
“豬肉是土豬肉,雞和雞蛋也是農村土養的,姜選自本地的延壩姜,還有高山土豆、椴木香菇等,以選材的品質,保證口味純正地道?!痹撝行牟少忁k主任高兵說,蒸盆最上邊都要擺放的金黃金黃的雞蛋盒子(餃),加工最為精細,每個雞蛋餃35克左右。
家住電商產業園旁的水坪鎮夏家灣村婦女肖春燕,平時在家照顧小孩上學,寒假就到該中心務工,每天工作就是圍著“蜂窩煤球爐子”煎雞蛋盒子。“平均一天煎制700個,能掙300元。”
據了解,竹溪蒸盆產業化之路將再加力度,正籌劃在北京密云、湖北武漢、襄陽樊城等地建設竹溪蒸盆體驗店,開發牛羊肉等竹溪蒸盆,以滿足更多人共享這份象征著“蒸蒸日上”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