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蔓、龍華、通訊員孫苗)2月9日,在武漢市衛生應急指揮中心,打開武漢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全市實時預警信息躍然屏上。發熱門診就診人數、重點場所從業人員到藥店購藥情況等一目了然。從發現發熱病人到傳導至大屏幕顯示,只要短短幾分鐘。
這是我省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的一個縮影。9日,記者從全省衛生健康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公共衛生補短板工程,開工項目1601個、規劃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
據悉,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位列我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行動”之首,今年是收官之年。省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湖北樣板”開始成勢見效。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改造全部完成;建成586個急救站、28個獨立指揮型急救中心,為基層配備移動醫療衛生服務車770臺、智能健康服務包2萬余個;初步建成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網絡,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430家,日最大檢測能力達165萬管;健全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制定公共衛生責任清單,深化“一類保障、二類管理”等改革試點。
2022年,我省將全面完成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為此,我省將加快推動《湖北省實施傳染病防治法辦法》《湖北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加強重大疫情應急指揮機制建設,持續推動建立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各級公共衛生應急委員會,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健全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強化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機制。
同時,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健全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深化“一類保障、二類管理”試點,出臺疾控等機構編制標準,建立健全疾控網絡、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提升基層疾控機構現場流調能力。強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發揮同濟醫院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以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作用,加強重癥醫學、呼吸、麻醉、感染防控、傳染等重大疫情救治相關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