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彤 通訊員 王俊
跟班“頭雁”看變化
2月9日,農歷正月初九,年味還沒散去,麻城市宋埠鎮彭店村蔬菜大棚內已是一派忙碌景象?!霸龠^十幾天辣椒就要定植了。辣椒忌重茬,而且根系比較弱,現在得松土、施基肥?!闭字潦卟藢I合作社負責人肖明兆儼然一位“土專家”。
這里是遠近聞名的“鄂東辣椒第一村”。全村400多戶,家家有大棚,戶戶種蔬菜。全村90%耕地種蔬菜,90%收入來源于蔬菜,90%蔬菜是辣椒。過去辣椒品種不優、技術不精,病害嚴重,辣椒滯銷、“椒賤”傷農時有發生。
“是專家給了我們重振辣椒產業的信心?!贝逯L春介紹,2014年,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兆至合作社簽訂共建麻城辣椒研發中心協議,以校企研發中心的形式,聯合培育新品種、研發新技術。省農科院辣椒專家姚明華和同事王飛、李寧、高升化等人開始麻城、武漢兩頭跑,成了彭店村的“編外村民”。結合市場需求和湖北地區生產實際,他們選育出皮薄、口感好的優質多抗系列辣椒新品種“鄂椒薄皮1號”“佳美”等5個新品種,實現辣椒品種的更新換代。同時,在肖明兆等幾個黨員種植戶支持下,建立示范田,集成4項提質增效高產栽培技術,并通過錯峰上市、夏季休耕實現連作生產,節本增效……經過科技加持的小辣椒,市場競爭力大大提升。
農民說好,才是真正的好。除了樹立示范戶、建立示范田,姚明華和同事還不斷走訪種植戶、召開技術培訓會。一個個技術難題從田間反饋到示范田,一項項優化方案又從試驗田推廣到各家各戶?!耙<宜麄兲貏e和氣,我們有不懂的就問?!贝迕裰茉獞f,一開始,大伙兒對換品種不感興趣,技術講座也不愿聽。后來,看著幾個大戶的種植收益“噌噌”往上漲,大家都跟著學、比著干。
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村民干勁越來越足,全村辣椒種植規模從過去不足千畝發展至2200余畝,辣椒年產量2.1萬噸,僅鮮椒年產值就達約38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1.28萬元。每到辣椒上市季,彭店村都會出現各地批發商販守在田頭等貨的熱鬧情景。
近兩年,富起來的彭店人辦起辣椒節、試水蔬菜電商銷售、建村史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先后被評為“全國楹聯文化村”“全國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還被評為“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省宜居村莊”。如今,走在彭店村,鄉間公路兩側是一排漂亮的太陽能路燈,村民房前屋后種植金葉女貞、廣玉蘭、香樟樹等樹木。每天早晚,村民們在村廣場跳舞、健身,笑聲不斷。
春節前夕,彭店村又多了一件喜事。農業農村部公布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引領示范村全國十佳樣板村名單,該村上榜。胡長春說,雖然村里大部分村民依靠發展蔬菜產業脫貧致富,仍有個別困難家庭。今年起,該村將繼續依托省農科院科技支撐作用,壯大集體經濟,通過創業能手傳幫帶,幫助困難群眾遠離“貧困邊緣”,趕上全村的致富路。
“頭雁”感言
肖明兆:農業生產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現代農業離不開科技支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高度重視科技的作用,引導更多有知識、掌握科技的人才來到農村、投身農業。希望各級政府能出臺一些激勵措施,讓更多科技人員扎根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實現他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