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塑膠總經理余祖彬展示公司產品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彭曉華 程淇
冬奧會賽場如火如荼,賽場下井然有序。每天用水、供熱是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們離不開的基礎保障,這其中,就有湖北廣水企業(yè)的身影。
夏天在冷庫做實驗被凍傷
“奧運會五大場館的供水供暖管道,我們參與了建設。”2月16日,湖北大洋塑膠有限公司(下稱大洋)總經理余祖彬驕傲地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包括首鋼的滑雪大跳臺,北京冬奧會組委會辦公樓、云頂滑雪場、五一劇場、制粉車間等5個場館,都用上了公司生產的藍洋e-psp鋼塑復合壓力管道系統(tǒng)。
因產品環(huán)保、耐酸堿腐蝕、抗高壓低溫、安裝快捷特點,大洋產品的優(yōu)勢被冬奧組委會認可,但當時留給他們的施工時間并不多。
北京氣溫低至零下5℃、地下滲水、沉降、電壓不穩(wěn)。施工團隊面對一系列的難題,持續(xù)展開技術攻關,最終180天的活兒僅用114天就完成。
余祖彬介紹,5個奧運場館中,安裝了7個規(guī)格管徑、10萬余米管網、4800多個焊接接頭,一次性加壓驗收全部合格,“得益我們獨有的專利技術加持。”
在公司展廳內,記者看到一個高不到半米、寬約二十厘米的“工具箱”。質量總監(jiān)周楊說,這個叫藍洋e-psp管道熔接器,是公司核心技術的靈魂。焊接鋼塑管道,溫度低了焊不上,溫度高了又可能熔化,需要在剎那間掌握好溫度。公司從2013年開始,歷時三年投資6000多萬元,最終研發(fā)出e-psp鋼塑復合壓力管道,利用智能高頻電磁感應原理,研制出了這個熔接器,配套使用的管材耐高低溫、高壓、腐蝕,顛覆了傳統(tǒng)使用的塑料管材。
“有一年夏天,我們研發(fā)人員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里做實驗,雖然穿著羽絨服,還是把臉和手凍傷了。”周楊說,研發(fā)期間報廢的實驗樣品高達50多噸。最終該技術榮獲2018年國家住建部“國際先進”科技成果榮譽,產品投放市場后僅去年銷售額就達1億元。
公司有授權專利70余項
此次冬奧會場館施工中,大洋公司的獨門利器被用于管道焊接。操作自動化高,一名工人操作5臺設備組裝,加快了工期進度。
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是這樣一臺主機加上夾具等,整個系統(tǒng)擁有28項專利。公司目前總共獲得授權專利已有70多項,多項科研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獲“中國馳名商標”“湖北省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等諸多榮譽。
除冬奧會外,公司還參與了北京市檔案館、上海寶鋼、連云港機場等20多個重點工程建設,武漢地鐵工程中也使用了大洋的產品。
大洋公司在研究消費習慣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記者注意到展廳內一堆小小的管道附件,不僅有市場常見的T形三通,更有彎成月牙形、三角形、S形等奇特形狀的連接件。工人介紹,平時管道施工時會碰到各種安裝問題,就有針對性研發(fā)出了這些特型件。
據介紹,正月初七公司復工,一季度訂單已經排滿,1月份已完成3590余萬元訂單生產。去年公司營收2.6億元,為當地創(chuàng)稅收1222萬元,今年力爭營收達到3.5億元。
“1月開門紅,我們將實現季季開門紅,全年滿堂紅。”余祖彬表示,公司會更加大科技研發(fā),像奧運健兒一樣,做行業(yè)的領跑者,爭當行業(yè)細分領域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