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抽調刑偵大隊、江漢經濟開發區派出所等警力成立專班,連續奮戰10個小時,破獲一起現發手機被搶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
武漢警方2月20日通報,2019年至2021年,連續三年實現現發“兩搶”案件全破。
三級破案機制力保“發一破一”
“那幾天每天早晚開會研究案情,加班加點追查嫌犯,像是在偵辦命案一樣。”回想起2021年初的一起搶劫案件偵辦過程,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四大隊中隊長王濤深有感觸。
2021年1月10日凌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楚平路附近某小區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案件,作案男子搶走現金1.3萬余元。接到報警,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啟動大案快反機制,刑警、網警、治安警等警種以及派出所警力同步上案開展工作。
案發現場位于一棟公寓樓內,發案前后,該樓內并無可疑人員出入。警方對該樓1000余戶居民開展平推式排查,最終鎖定同樓層租住人員閔某有作案嫌疑。閔某到案后,對其所犯實事供認不諱。
“搶劫、搶奪案件常伴隨有暴力行為,極易導致故意傷害甚至殺人等案件發生,嚴重影響市民群眾的安全感。”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負責人介紹,武漢警方專門組建打擊“兩搶”犯罪專班,同時對“兩搶”案件還啟動了過去僅運用于大要案件偵辦的合成作戰機制。
武漢警方充分運用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破案機制,實行專班工作+合成作戰,精準打擊“兩搶”違法犯罪,全力實現發一起、破一起。
2021年,武漢現發的69起搶劫案、11起搶奪案全部破獲,而且,90%的犯罪嫌疑人在24小時內落網,沒有再次作案機會,未形成系列案件。
打擊效能的提升,換來的是警力的解放,民警有更多的精力開展精確防范等工作。據了解,自2019年至2021年,武漢市“兩搶”案件發案數持續下降,降幅達50%。
“以快制快”確保“快偵快破”
“始終把‘快’字放在第一位,一旦發案,多警種快速合成作戰,確保‘快抓人、快破案、快追贓’。”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負責人介紹,武漢警方參照“O2O”運作模式,組織民警線上線下協同作戰。
線上,民警通過網絡搜集案件資料、研判偵辦動態;線下,民警根據最新情報,追蹤落地、固定證據。所有案件信息全流程網上流轉、無縫對接,以快制快能力顯著提升。
2021年11月25日7時許,洪山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當日凌晨4時許,一女子在洪山區友誼大道附近被人搶走2.4萬余元。
1小時內明確犯罪嫌疑人身份,2小時內明確嫌疑人逃跑方向和藏匿地點。上午10時許,犯罪嫌疑人郭某落網,被搶資金全部追回,整個破案過程僅用3個小時。
2018年,洪山區公安分局率先建立“快速精準打擊破案”機制,在各派出所均建有快速反應機動隊。
梨園派出所快反隊隊長張翼介紹,“一旦發案,派出所快反隊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展開調查,并將現場情況傳回分局合成作戰中心。分局合成作戰中心對現場信息多維合成,實時研判;派出所快反隊員再根據研判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證據收集、嫌犯追抓等工作。通過建立完善快速響應、合成作戰、聯勤聯動等工作機制,實現打擊破案工作由單一向多元、由分散向集約、由粗放到精準的轉變。
目前,“快速精準打擊破案”機制已在武漢市公安機關推廣運用。
2021年7月11日21時許,一男子在江岸區保成路附近,搶走一條金項鏈,價值1.8萬余元。次日零時許,犯罪嫌疑人張某在武昌區落網,此時距離案發僅3個多小時。
完善街面警力布局打擊效能持續增強
2021年12月28日16時35分,江漢區公安分局漢口火車站警務站接到調警指令,稱江漢區銀墩街附近有人搶奪手機。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犯罪嫌疑人已逃離。經過10分鐘的搜尋,在距案發現場不遠的一家面館內將犯罪嫌疑人周某抓獲。
今年來,按照“情指勤輿”一體化實戰運行機要求,武漢警方突出學校、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地區,并結合街面警力部署情況,在全市共設置“1、3、5分鐘快反圈”465個,一旦發生緊急突發案事件,警方指揮調度部門將根據案事件性質、緊急程度、所屬區域等情況,調度就近“快反”警力趕赴現場開展相應處置工作。
按照該項工作機制,派出所、警務站、特警駐巡小組、交警漢警快騎等警力,為1分鐘快反隊伍;各公安分局、區交通大隊、中隊為3分鐘快反隊伍;市公安局直屬單位、交管局直屬交通大隊、中隊及特警駐區大隊為5分鐘快反隊伍。
快反警力按照“平戰結合、動中備勤、快反為主、實戰高效”的要求,實行24小時勤務,備勤期間正常開展工作,遇緊急調度時迅速趕赴指定點位開展應急快反工作。
快反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為打擊搶劫、搶奪等社會面違法犯罪注入強大動力。據了解,2022年以來,武漢市現發11起搶劫案件、2起搶奪案件全部在24小時內偵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運濤 通訊員 馮威 袁野)